遼寧營口2022年中考語文真題 一、積累與運用(滿分25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6分) 過了譚子山鎮以后,雪景漸漸變得好看些了。雪中的湘南山區銀裝素裹,嶺坡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丘陵則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舉目所見,大好河山,唯余莽莽,( )。 有兩百年樹齡的重陽木被當地人稱為“千年樹”,傳說摸一摸就能祛病卻災、增壽延年。如果沒有紫檀木,它就是制作貴重木器家具的最好用材。祖父母當年睡的就是一架重陽木床。 快到茅市鎮迎賓牌坊時,天地間彤云密布,朔風凜凜,大雪紛紛似白色的蝴蝶迎風起舞,極目處如東北林海中的茫茫雪原,充滿了野性和自由的精神,是寒冷中個性的恣意綻放。我們在風雪中拍攝留影,仿佛在閱讀莊子的妙文雋語。文風的 ,文氣的 ,妙喻的 ,議論的 ,讓人禁不住發出浩嘆:“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1、下列詞語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一氣呵成 汪洋恣肆 珠聯璧合 新奇奔放 B.汪洋恣肆 一氣呵成 新奇奔放 珠聯璧合 C.一氣呵成 汪洋恣肆 新奇奔放 珠聯璧合 D.汪洋恣肆 一氣呵成 珠聯璧合 新奇奔放 2、下列各項中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彤云密布”“恣意綻放”“妙文雋語”分別是主謂短語、偏正短語、并列短語。 B.“祖父母當年睡的就是一架重陽木床。”該句中“祖父母”是句子的主語。 C.“如果沒有紫檀木,它就是制作貴重木器家具的最好用材。”該句是假設關系的復句。 D.“嶺坡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丘陵則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該句中“許多白象在奔跑”和“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應互換位置。 3、下列句子補寫在文中括號里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 A.別有一番驚心動魄的風情韻味 B.一番引人入勝的風情韻味蘊藏其中 C.別有一番引人入勝的風情韻味 D.一番驚心動魄的風情韻味蘊藏其中 4、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誣篾(miè) 枯燥(zào) 旁騖(wù) 振聾發聵(kuì) B.襁褓(qiǎng) 震撼(hàn) 風靡(mí) 形銷骨立(xiāo) C.褻瀆(dú) 狡黠(xiá) 恣?。╯uī) 浮想連翩(1ián) D.拾級(shè) 稽首(qǐ) 羈絆(jī) 紛至沓來(tà) 5、文學常識與名著閱讀(4分) (1)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禮記》,戰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相傳是東漢經學家戴圣編纂的。 B.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讹嬀啤愤x自《陶淵明集》 C.《詩經》又稱《詩三百》,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錄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 D.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與辛棄疾并稱為“蘇辛”。 (2)名著閱讀(2分) A 無動于衷地笑了笑:“這點,我完全可以奉告。我從一個普通的工人,受盡舊社會的折磨、迫害,終于選擇了革命的道路,變成使反動派害怕的人?;貞涀哌^的道路,我感到自豪。我已看見了無產階級在中國的勝利,我感到滿足。風卷殘云般的革命浪潮,證明我個人的理想和全國人民的要求完全相同,我感到無窮的力量。人生自古誰無死?可是一個人的生命和無產階級永葆青春的革命事業聯系在一起,那是無上的光榮!這就是我此時此地的心情。” 選段中的“A”是誰?從選段中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樣的精神品質? 6、簡要概括下面消息的主要內容。(不超過25個字)(3分) 據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消息,經全球連續監測評估系統實測,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定位導航授時服務全球范圍性能指標先進、亞太區域性能更優,“中國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發展理念正一步步變成現實,系統進入持續穩定、快速發展新階段。 自2020年7月31日建成開通以來,北斗系統始終致力于為全球用戶提供優質服務,確保系統全天候穩定運行前提下,不斷優化性能指標、拓展應用模式。后續按計劃還將發射新的衛星,進一步提高系統運行穩定性和可靠性,并開展新技術試驗驗證,確保系統不斷迭代升級。 (選自2022.3.18《人民日報》) 7、古詩文填空。(10分) (1)但愿人長久, 。 (蘇軾《水調歌頭》) (2) ,衣冠簡樸古風存。 (陸游《游山西村》) (3)晴川歷歷漢陽樹, 。 (崔顥《黃鶴樓》) (4) ,寒光照鐵衣。 (《木蘭詩》) (5)無私奉獻是一種崇高的品質。龔自珍《己亥雜詩》中能體現這種品質的句子是“ , ”。 (6)陶淵明《飲酒》中表現作者悠然自得的思想情趣,達到物我合一的精神境界的句子是“ , ”。 (7)宋濂《送東陽馬生序》中,表現作者注重精神追求而不在乎物質享受的句子是“ , ”。 二、古詩文閱讀(滿分20分) (一)閱讀下面甲、乙兩文,完成8-12題。(16分) 【甲】曹劌論戰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梢砸粦?。戰則請從。” 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 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閏月,遜將進攻漢軍,諸將并曰:“攻備當在初,今乃令入五六百里,相守經七八月,其諸要害皆已固守,擊之必無利矣。”遜曰:“備是猾虜,更嘗事多,其軍始集,思慮精專,未可干也。今住已久,不得我便,兵疲意沮,計不復生。掎①角此寇,正在今日。”乃先攻一營,不利,諸將皆曰:“空殺兵耳!”遜曰:“吾已曉破之之術。”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營。漢將杜路、劉寧等窮逼請降。 (選自《資治通鑒》) 【注釋】①持(jǐ):牽制 8、解釋下列加點詞語在文中的意思。(每空1分,共4分) (1)肉食者鄙( ) (2)小信未孚( ) (3)乃敕各持一把茅( ) (4)以火攻,拔之( ) 9、用現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4分) (1)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2)兵疲意沮,計不復生。 10、請用“/”給下面的句子斷句,斷兩處。(2分) 一 爾 勢 成 通 率 軍 同時 俱 攻 11、諸將認為“攻備當在初……擊之必無利矣”,陸遜卻認為“掎角此寇,正在今日”,陸遜如此判斷的依據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2分) 12.甲、乙兩文主要通過 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甲文中的曹劌和乙文中的陸遜在指揮作戰方面有哪些共同點?(4分) (二)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3-14題。(4分) 瀑布聯句 李忱 千巖萬壑不辭勞,遠看方知出處高。 溪澗焉能留得住,終歸大海作波濤。 13、首句運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表達效果?(2分) 14、請簡要分析最后兩句寄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懷?(2分) 三、現代文閱讀(滿分45分) (一)閱讀下面材料,完成15~16題。(5分) 材料一: 戲曲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種類繁多、各富特色,不僅承載著中華文化精神,更體現著中國人的審美追求。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創新實踐賦予戲曲更立體、更多樣的呈現方式,滿足觀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 跨界融合成為戲曲不斷出新的有效手段之一。把傳統戲曲獨特的藝術魅力與多樣化的藝術形式相互融合,帶來了全新的觀感體驗,也激發了更多群體的情感共鳴。比如,今年某視頻網站播放的《上元千燈會》將戲曲與流行元素結合,以燈塑景、以戲傳情,呈現了一場戲曲盛宴,頗受年輕人喜愛。“戲曲+電影”“戲曲+歌曲”“戲曲+動畫”等形式豐富了戲曲的藝術表達,呼應時代審美,讓戲曲以更親切、更接地氣的方式觸達更多人群。戲曲在一次次充滿新意的嘗試中,贏得了更多人的喜愛,展現著傳統藝術的時代新義。 材料二: 古代典籍如同文明的“時光匣”,是中華文化傳承千年的鮮活見證,也深深潤養著文化自信。古籍是不可再生的珍貴文獻,是中華文明的偉大結晶,時代越是發展,我們越要在古籍中挖掘寶藏,豐富全社會歷史文化滋養。 加強文物古籍保護利用,邁出“數字新步伐”很重要。一方面,數字技術讓脆弱的不可再生文物永駐“云端”;另一方面,技術賦能更將為后續研究與實踐提供長久助力。從文本與影像數據庫,到可視化“圖譜”,“一鍵”便能完成海量古籍資料的提取與整合,研究者可將更多精力投入后續數據分析中。借助數字化手段,古籍“搶救性保護”才更高效。 材料三: 北京冬奧會籌辦從一開始就打上了鮮明的中國印記,體現著獨特的中國氣派。開幕當天恰逢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的“立春”,時間的巧合象征著中國與奧林匹克的冰雪奇緣。開幕式倒計時表演在中國傳統歷法的時光輪轉中開篇,從第一秒鐘起就有中國文化的底蘊;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外形酷似象征吉祥的擺件“如意”;北京冬奧會會徽“冬夢”以漢字“冬”為靈感來源;火種燈的創意源于西漢長信宮燈……“中國風”貫穿始終,“中國味”融入細節,“中國情”感動人心,既讓中國傳統文化實現了現代表達,更用中國元素刷新了奧林匹克的審美,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元素融合,使傳統文化煥發新生,向全世界展現著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 (三則材料均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15、閱讀上述三則材料,選出對原文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 )(2分) A.跨界融合成為戲曲不斷出新的有效手段,把傳統戲曲獨特的藝術魅力與多樣化的藝術形式相互融合,帶來了全新的觀感體驗。 B.戲曲在一次次充滿新意的嘗試中,贏得了所有人的喜愛,展現著傳統藝術的時代新義。 C.只要借助數字化手段,古籍“搶救性保護”就會更高效。 D.北京冬奧會,“中國風”貫穿始終,“中國味”融入細節,“中國情”感動人心,用中國元素刷新了奧林匹克的審美。 16、根據上述三則材料,概括中國傳統文化煥發生機的幾種方式。(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