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習資料 > 初中語文試題 >

        湖南懷化2022年中考語文真題及參考答案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22-07-16 15:18
        湖南懷化2022年中考語文真題
        一、語言積累與運用(41分,該卷中所有的選擇題每小題3分)
        1、請給下列文段中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4分)
        國家“減負”正策頒布后,學生作業備受關注。“詞語大闖關”作業新鮮、有趣,深得同學們的喜愛。“詞語大闖關”是一項利用字詞來設計闖關游戲的趣味作業。你看,同學們“腦洞大開”,有的畫了二十八星宿圖,有的畫了飛行圖。玩“詞語大闖關”時,需要zūn循特別的規則,要做到心無旁wù,“寫詞”和“走迷宮”兩不誤。同學們稱這是一份別出心cái的作業!
        (1)星宿(   )        (2)zūn(   )循
        (3)心無旁wù(   )(4)別出心cái(     )

        2、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使事業和人生呈現繽紛和諧、相得益彰的局面,是第二間精神小屋堅固優雅的要訣。
        B. 新冠疫情肆虐,全國各地醫護人員馳援上海,我們湖南省醫療隊義無反顧,首當其沖,令人動容。
        C. 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味同嚼蠟。
        D. 當一切喧囂戛然而止,這個世界猛然出奇地安靜,人們忽然覺得這個地方如此陌生,如此遙遠。
        3、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能否在公眾場所保持人與人之間的安全距離,是鞏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B. 參加慶功會的老科學家們歡聚一堂,興致勃勃地暢談祖國航天事業的未來。
        C. 民生問題是今年“兩會”的熱點,受到了大家的高度關注。
        D. 閱讀中華優秀文化典籍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規范的一項是(   )
        A. 白楊樹尤其象征了今天我們民族解放斗爭中所不可缺的樸質、堅強、力求上進的精神!
        B. 低碳生活要從身邊的點滴小事做起,如隨手關燈,出門選乘公交車等等……
        C. 毛主席的《沁園春·雪》開頭幾句“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充分體現了詩人崇高的思想境界。
        D. “你看這段布美不美?”兩個騙子問。他們指著、描述著一些美麗的花紋——事實上它們并不存在。
        5、下列有關文學與文化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 《資治通鑒》是北宋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
        B. 春節貼春聯、拜年,端午節賽龍舟、掛艾草,重陽節登高、喝雄黃酒,這些都是傳統節日的習俗。
        C. 古代文人喜歡以“居士”取別號。如白居易號“香山居士”,李白號“青蓮居士”,蘇軾號“東坡居士”。
        D. 律詩共有八句,分為四聯,依次是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四聯都要求對仗。
        6、把下面句子組成一段語意連貫的話,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   )
        ①如何激發學生參與鍛煉的熱情?
        ②因此,適當的居家鍛煉是不能少的。
        ③組織網絡運動會就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式,能夠迅速吸引學生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
        ④疫情導致寒假超長,越來越多的學校開始利用“空中課堂”進行線上教學,學生視力可能會因長時間對屏閱讀而受到一定損害,身體也會逐漸垮掉。
        ⑤況且,學生平時在學校也要保證一個小時的鍛煉時間。
        A. ①③②⑤④    B. ①③④⑤②     C.④①③②⑤   D.④②⑤①③
        7、名著導讀(5分)
        (1)填空。(2分)
        《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說家________的一部長篇諷刺小說,其中有些情節引人發笑又耐人尋味,如__________在貢院一頭撞向號板、滿地打滾痛哭的情節,夸張地描寫了士人醉心功名的丑態。
        (2)下面有關《儒林外史》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儒林外史》沒有貫穿全書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節,而是由眾多故事連綴而成,表現的是普通士人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狀態與精神世界。
        B. 《儒林外史》以寫實主義手法來刻畫人物形象,成功地運用了諷刺藝術,喜劇性與悲劇性高度和諧統一,將生活之丑轉化為藝術之美。
        C. 王冕是《儒林外史》中的一個正面形象,他性格孤傲,鄙視權貴,詩作多為同情勞動人民、譴責豪門權貴、輕視功名利祿、描寫田園隱逸生活之作。
        D. 范進是《儒林外史》中一個熱衷科舉、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他原是窮秀才,為人老實,受人欺侮,中舉后能同情百姓,為民請命。
        8、古詩文默寫(8分)
        (1)___________,君子好逑。(《詩經·關雎》)
        (2)____________,不知飴阿誰。(《樂府詩集·十五從軍征》)
        (3)____________?英雄末路當磨折。(秋瑾《滿江紅》)
        (4)斯是陋室,___________。(劉禹錫《陋室銘》)
        (5)在“美麗鄉村”建設中,即將退休的駐村干部劉勇埋頭苦干,面對別人“一把年紀,何必拼命”的勸說,他用李商隱《無題》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心志。
        (6)在成長的道路上,我們難免會遇到困難與挫折,這時我們可以用李白《行路難》(其一)中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9、綜合性學習(9分)
        【材料一】
        圖片
        【材料二】
        【海外網2月21日電】2月20日,北京冬奧會正式閉幕,這屆冬奧會為世界留下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記憶,收獲了眾多好評,各國運動員持續發文為北京冬奧會點贊。“感謝、祝福”成了高頻詞。
        20日舉行的北京冬奧會閉幕式再次帶給人們一場視覺盛宴,折柳寄情、雪花變中國結、“雙奧”相遇,煙花表演等環節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式浪漫。世人贊譽:“冬奧中國風,盡顯東方美!”
        北京冬奧會期間,盡管天氣寒冷,各國運動員依然感受到了中國志愿者滿滿的熱情。日本運動員小平奈緒用中文感謝工作人員的熱情款待,稱“我想對中國說聲謝謝,謝謝她這樣接納了我”。俄羅斯運動員亞歷山大博利舒諾夫也多次表達了他對中國的喜愛和感謝。
        【材料三】
        2022北京冬奧會舉辦時間和地點
        舉辦時間:2022年2月4日至2022年2月20日,計劃于2022年2月4日星期五開幕,2月20日星期日閉幕。
        舉辦地點:中國北京、中國河北省張家口市
        主體育場:國家體育場(鳥巢)
        (1)材料一是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圖片,你知道他們的含義和寓意嗎?請你任選一個吉祥物進行解說。(3分)
        (2)請為材料二這則新聞擬一個標題(20字以內)。(2分)
        (3)2022年1月28日這天,北京市領到人,想邀請中國的老朋友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在國家體育場(鳥巢場館)舉行的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為冬季體育運動助力,為世界各國戰勝新冠病毒提振信心。請你根據材料三代北京市領到人擬一份邀請函。(4分)
         
         
         
        二、閱讀(49分)
        (一)非連續性文本閱讀(10分)
        【材料一】
        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圓滿著陸火星。“天問一號”探測器主要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含“祝融號”火星車)兩部分組成。前期,環繞器是搭載“祝融號”火星車的星際專車。在將“祝融號”火星車安全送達火星后,環繞器上升至中繼軌道,此后數月它將變身為通信器,建立起“祝融號”火星車與地球之間的中繼通信。“祝融號”火星車在著陸初期階段,它與地面的通信通過環繞器采用UHF頻段+X頻段兩種中繼通信方式進行。X頻段深空應答機負責環繞器與地面的通信,UHF頻段收發信機負責“祝融號”火星車與環繞器之間的通信,再加上2.5米口徑的大天線,共同構成一個立體通信網。
        【材料二】
        探索火星的愿望美好,難度卻極大?;鹦桥c地球相距遙遠,每隔780天左右才會合一次,會合時帶來的理想探測窗口期僅一個月左右。不僅如此,由于探測器飛行線路會受到太陽系內多個天體的擾動,還有太陽風、空間輻射等的復雜影響,軌道設計的難度可想而知。
        “天問一號”被火星捕獲后,在環繞火星的三個月飛行中,拍攝了大量火星表面照片,由科學家們反復研究和比較分析,最終選出符合探測任務要求的著陸地點。
        要完成降落火星的任務,還需要解決一系列更復雜的問題。“天問一號”從火星大氣層外緣通過軟著陸的方式降落到火星表面,整個降落過程大致分為“進入、減速、軟著陸”三步。從開始踏上進入點的那一刻起,“天問一號”就迎來了此次探測旅程中最為兇險的“恐怖9分鐘”。在這短暫的時間內,“天問一號”要從約2萬千米/小時的速度降至0米/小時,與此同時還要完成一系列的復雜動作,整個過程,不能有絲毫差錯。而且由于火星與地球距離遙遠、信號微弱、通信延時等原因,地面人員沒有干預的機會,完全靠“天問一號”自主完成。著陸后,“天問一號”攜帶的“祝融號”火星車,駛向火星地面,開始工作。
                                                        (摘編自《科技日報》有刪改)
        【材料三】
        從人類目前對火星的探測結果看,火星大氣層很薄,氧氣極少,同時充滿塵埃。地表溫度白天可達28℃,夜晚可低至﹣132℃,平均﹣57℃。相比于地球,火星完全不具備人類生存的條件。哪怕地球環境再惡劣,從必要性來說,改造地球上的沙漠,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得多。那又何談“移民火星”?況且,即便人類已經用了半個多世紀來探測火星,但就目前探測水平來看,對火星的了解還遠遠達不到清晰明了的程度。之所以各國爭相進行火星探索,是因為火星離地球比較近,我們的探測器能夠到達。此外,其他星球,如金星的條件太過惡劣,基本不可能有生命存在,通過探測它來搞清一些重大科學問題,技術難度也比較大。綜合考量下來,還是先進行火星的探索,而絕不是因為我們想“移民火星”。從科學價值來看,火星能反映出很多問題,對人類了解地球很有幫助。比如為什么同在太陽系,各個行星演化的結果卻有所不同?如果能找到這其中的原因,我們就能更好地了解地球演化的歷史,能夠找到更多與地球有關的答案。
                                          (摘編自《科學認識探測火星的重要意義》)
        10、下列對材料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天問一號”探測器由環繞器和“祝融號”火星車組成,環繞器既是星際專車,又是中繼通信器。
        B. 火星探測難度極大,原因之一是火星與地球會合帶來的理想探測窗口期相對較短。
        C. “天問一號”探測器在飛行和著陸火星的整個過程,都必須完全獨立自主地完成相關工作。
        D. “祝融號”火星車在著陸初期階段,X頻段深空應答機負責環繞器與火星車的通信,UHF頻段收發信機負責地面與環繞器之間的通信。
        11、說說材料二中劃線句子所用的說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12、請根據材料三分析人類目前“移民火星”不具備可能性的原因。既然不具備可能性,那么“天問一號”成功登陸火星的意義是什么?(4分)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