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習資料 > 初中語文試題 >

        四川德陽2022年中考語文真題及參考答案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22-07-16 15:27
        四川德陽2022年中考語文真題
        一、語言知識運用(每小題3分,共18分)
        1、下列加點字注音無誤的一項是(   )
        A. 緬懷(miǎn)   東皋(gāo)    雕鏤(lòu)     舳艫相接(zhóu)
        B. 呢喃(nán)     瓦楞(léng)   帶挈(qì)       傴僂提攜(lǚ)
        C. 閻王(yán)     崩塌(tān)     冗雜(rǒng)   阡陌交通(qiān)
        D. 貯藏(zhù)     羸弱(léi)      伶仃(líng)     怏怏不樂(yàng)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抖擻      熱忱    視察     明知故問
        B. 蜿蜒      辱沒    煉達     自圓其說
        C. 凋零     心緒     枝節     隨身附和
        D. 鑄就     炊煙    振撼     如雷貫耳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
        A. 電影發布會上,抗美援朝的老英雄回想起70多年前的那場觸目驚心的戰斗,情不自禁地流下了兩行熱淚。
        B. 《十二風舞志》本是一部舞界奇書,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人們的淡忘,現在已逐漸散佚,令人痛心疾首。
        C. 雖然水下考古困難重重,但是孟原召沒有淺嘗輒止,而是擇一事終一生,不斷探索,終于取得重大突破。
        D. 首屆世界龍舟聯賽福州站在浦下河龍舟池開賽,參賽者們正襟危坐,揮槳競渡,斗志昂揚,“逐浪”端午。
        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 我國貴州威寧地區每年入冬時節的“烤茶”習俗,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是當地人民抵御山區冬季嚴寒。
        B. 樊錦詩與丈夫彭金章牢記前輩學者的囑托,堅守大漠四十余載,為敦煌莫高窟的文物保護工作奉獻了他們的青春。
        C. 由袁隆平院士帶領團隊研發的“海水稻”,是應對糧食危機的重大技術突破,更是農業科研工作者的勞動成果。
        D. 近年來,有些地方對“歷史名人故里”的爭奪,成為是否利用歷史文化資源提升當地經濟熱度的重要途徑。
        5、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 書即書信,古時又稱“尺牘”“尺素”或“信札”。它是一種應用性文體,多用于記事、陳情或寫景。我們學過的《誡子書》《與朱元思書》都是古人的書信。
        B.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上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驚艷世界。如二十四節氣倒計時,選擇了唐代詩人杜甫《月夜憶舍弟》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表現白露時節。
        C. 《金色花》選自《泰戈爾詩選》。泰戈爾是印度作家、詩人,曾榮獲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其主要作品有詩集《吉檀迦利》《自由頌》《園丁集》《飛鳥集》等。
        D. 《梅嶺三章》選自《陳毅詩詞選集》,寫于陳毅同志負傷被圍梅嶺之際。這組詩是一名革命者在生死關頭告白,表達了不屈的戰斗意志和對革命必勝的信念。
        6. 德陽市中小學“藝術實踐工作坊”作品展示活動即將舉行。本次活動展出的作品創意豐富,形式多樣,充分展示了全市中小學生藝術實踐的豐碩成果,體現了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請你為這次活動擬寫一則宣傳語。
        要求:內容符合主題,語言凝練,有宣傳效果,不超過18個字。


        二、現代文閱讀(34分)
        (一)閱讀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題。(9分,每小題3分)
        ①上海、吉林等多地疫情發生期間,網絡上關于疫情的信息嚴重過載,出現了很多謠言。謠言的病毒式傳播對高層要求的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產生很大干擾,不利于萬眾一心打好抗疫“動態清零”攻堅戰。
        ②謠言之所以能以假亂真蠱惑人,有其內在奧秘。只有弄清謠言生成、傳播的原因,才能對癥下藥。謠言之所以產生,是因為信息黑洞的存在。美國社會學家特·希布塔尼認為,謠言總是起源于一樁重要而撲朔迷離的事件。它是在一群人議論過程中產生的即興新聞,是一種集體行動,目的是給無法解釋的事件尋求一種答案。謠言之所以有市場,是因為人們經常是根據印象而不是事實對其進行判斷。當某一事件被公眾關注,此時又沒有真實信息的補給,謠言就出場了。等到謠言成為滿天飛絮的時候,再有真相出現,為時已晚。也就是說,真理還在穿鞋的時候,謠言已經跑遍了半個世界。
        ③疫情背景下,謠言極易滋生和傳播,引發“信息疫情”。“信息疫情”往往與處于危機狀態的人們對于風險的扭曲、失真認知有關?;ヂ摼W編織起來的四通八達的信息網絡,使得謠言傳播甚為方便。因物理媒介的廣泛互聯,人們對疫情獲取的信息量激增。但對于多數人而言,因為沒有對等的信息鑒別能力,無法判斷自己關注的信息的真偽,容易引發心理恐慌,又進一步造成新的認知偏差。于是,一則謠言從起飛到落地,不需要費多少周折,即可釋放出巨大的“信息噪音”。
        ④有三類人群容易成為謠言易感人群。第一類是青少年,他們缺乏知識積累、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是不實信息的易感人群。第二類是老年人,他們對新知識、新事物的敏感性和接受能力較弱,往往依靠積累多年的生活經驗作為選擇、判斷信息的依據。第三類是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的人群,由于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和訓練,這類易感人群對于謠言的鑒別能力會弱一些,也就容易被謠言捕獲。
        ⑤對謠言進行“反制”是必要的,首先是要編織好法規的防護網。不管是謠言制造者還是傳播者,也不論是出于何種動機,只要他們的現實行為違反了法律,就要為此付出代價,受到相應的懲罰。責任部門要加強對自媒體的管理,明確行業紅線和底線,加強政策引導,強化自媒體的責任意識,解決自媒體責任缺位問題。
        ⑥同時也需要提升公眾的媒介素養。沒有人天生就具備較高的媒介素養。公眾的媒介素養絕對不是像口紅一樣的裝飾品,而是社會發展的“剛需”。此次由奧密克戎病毒引發的幾個城市的疫情,是對公眾媒介素養的一場前所未有的考試。媒介素養的提升,僅靠個人努力還不夠,需要正府、社會以及專業機構,特別是專業教育機構的共同參與,合力推動。
                (摘編自《光明日報》2022年4月28日,作者張濤甫,有刪改)
        7、下列對本文中心論點概括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對謠言的三類易感人群要加強宣傳和正面引導。
        B. 對謠言進行“反制”需要編織好法規的防護網。
        C. 預防謠言產生和傳播需要提升公眾的媒介素養。
        D. 破解謠言產生和傳播的奧秘,防止謠言蠱惑人。
        8、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開篇從上海、吉林等地發生疫情期間產生了很多謠言寫起,引出了論題。
        B. 文章第②段提到的美國社會學家特·希布塔尼關于謠言的看法屬于事實論據。
        C. 文章第⑥段中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將“疫情”比作“前所未有的考試”。
        D. 文章論證思路清晰,先從現象和危害寫起,再具體分析,最后提出解決措施。
        9、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本文所說的“謠言”的一項是( )
        A. 《鄧稼先》一文中,美國傳說曾做過費米助手的寒春參與了中國原子彈工程。
        B. 《最后一次講演》一文中,反動派說李公仆先生被暗殺是因為“桃色事件”。
        C. 《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鄒忌的妻子、妾和客人都說鄒忌比城北徐公美。
        D. 《藤野先生》一文中,有人說魯迅取得好成績是因為藤野先生提前泄漏了題。


        (二)閱讀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題。(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10分)
        材料一
        ①電視劇《火紅年華》兩度在央視播出,讓全國觀眾領略了“三線精神”誕生地——四川攀枝花的“根”與“魂”。這部劇的拍攝地大多選址于攀枝花市西區,劇中充滿年代感的紅磚房、蜿蜒曲折的背水小道,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
        ②在“備荒備戰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三線建設”①時期,西區是攀枝花開發建設的先行者和能源基地。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西區興建起攀枝花市第一座廠礦,開辦起該市第一家商場,遺留了大量的“三線”工業遺存,創造了一個個工業奇跡。
        ③遺產是寶貴的。近年來,攀枝花市西區通過對“三線”建設遺產保護“借力”,逐漸讓“三線”遺產有了新的定義,并轉變成為資源。
        ④據攀枝花市西區文旅產業發展中心主任介紹,依托攀枝花“三線”建設干部學院西區分院,西區先后打造了“習風園”“初心園”和寶鼎陵園等“三線”教育基地,基地創新推出集理論教學、訪談教學、體驗教學于一體的“三線”教育培訓課程,開設“蘇鐵講堂”,推出“訪談式教學黨性教育”培訓模式。精心打造出“背水小道”VR體驗式教學項目,開辟“三線建設實景公園”“三線建設體驗基地”“三線事跡現場教育”等特色教學線路。隨著“三線”研學旅游線路日趨成熟,西區成功與三家旅行社開展合作,簽訂了“三線”研學旅游項目合作協議。
                     (摘編自《四川日報》2022年4月11日,有刪改)
        注:①“三線建設”是指20世紀60-70年代中國以加強國防為中心的戰略大后方建設,是國防建設和國家經濟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增強我國國防實力、改善生產力布局、以及中西部地區工業化,做出了極大貢獻。
        材料二

        圖片
        材料三
        (2021紅色旅游大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紅色旅游的游客結構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從數據來看,紅色旅游游客的平均年齡為28歲,年輕化趨勢越發明顯,各個年齡段游客都可以通過紅色旅游找到自己需要的旅行體驗。50歲以上老年人偏向以跟團游形式重走紅色景點,“紅色景點+山水名勝/人文景區”組成的線路產品最受他們青睞。而從年輕游客偏好來看,他們更熱愛以自由行方式打卡城市紅色景點。例如在長沙,“白天橘子洲,晚上文和友”成為許多年輕游客的“標配”行程。親子家庭最喜歡的是逛紅色旅游區目的地。紀念館、名人故居、烈士陵園、革命遺址遺跡等紅色文化景區景點都逐漸成為家長們“寓教于游”的紅色課堂。除此之外,紅色研學游也受到越來越多親子家庭游客歡迎,“廣州5天4晚”游學之旅,包含廣州起義紀念館、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等紅色景點參觀,帶孩子們參與歷史海報制作,進入軍營體驗生活。通過研學之路,孩子們從小樹立愛國情懷,感受紅色文化。
                               (摘編自文化和旅游信息數據中心,文字有刪改)
        10、對材料二的圖示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2021年,以80后、90后為代表的年輕群體赴國內紅色旅游目的地的比例過半。
        B. 2021年,喜歡和朋友同學、家人孩子一起踏上紅色之旅的旅行者占六成以上。
        C. 部分旅行者喜歡一個人旅游的自由自在,近年來獨行游客的比例已超過情侶。
        D. 2019年至2021年間,2-3天的“紅色旅游”是最受游客們歡迎的旅游方式。
        11、 根據選文,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借力“三線建設”資源,推動做強“三線建設”文化品牌,推進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攀枝花市西區“三線建設”紅色文旅特色日漸凸顯。
        B. 旅行方式呈多樣化,老年人都愛跟團、年輕人愛打卡、親子家庭寓教于游,各個年齡段的游客都可以通過紅色旅游找到自己需要的旅行體驗。
        C. 紅色旅游作為精神文化消費的重要方式,年輕人愿意去紅色景點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這實則是一種民族自豪感和中國文化自信的彰顯。
        D. 紅色旅游融合發展漸成常態,旅游目的地和景區在形式上需要不斷創新,可以借用文化、科技、教育等元素為紅色旅游高質量發展助力。
        12、 “5.12”地震后,德陽各區(市、縣)都有特殊黨費援建的學校。請利用攀枝花市“三線”特色文旅建設的經驗,以“賡續紅色血脈”為主題,為特殊黨費援建學校的紅色文旅方案提出建議。(4分)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共15分)
                       陳公弼   申平
        ①蘇東坡剛入官場時,還不叫蘇東坡。他本名蘇軾,字子瞻,另外他還有一個雅號,叫作蘇賢良。
        ②那年他金榜高中,名動京師,正在自我陶醉,卻不料被派到既偏又窮的陜西鳳翔府,當了個小小的簽判(秘書),自不免有大材小用之感。說實話,他全靠“蘇賢良”這個尊稱活著呢!
        ③但是,自從那個陳黑子上任以后,這個稱呼竟然被無情取締了。
        ④那天早上,東坡和往日一樣上班,但見他身著錦袍,足蹬快靴,昂首走路,一副與眾不同的模樣。路遇同事,那個親切的稱呼便在耳邊響起:
        ⑤“蘇賢良,你早!”“你好,蘇賢良。”
        ⑥東坡心中熨帖,頷首微笑,口中回復,儼然謙謙君子。
        ⑦突然聽見一聲斷喝,宛如獅吼:“住口,什么蘇賢良!一個小小的簽判,也敢妄稱賢良。以后誰敢再叫,重責四十大板!”
        ⑧東坡扭頭,見是一個黑臉壯漢,別看個小,眼睛卻不小,目光兇狠,令人望而生畏。他立即認出來了,這是新任知府陳公弼,昨天已經見過面了。聽說他是行伍出身,沒多少文化。不過他自稱是青神縣人,和自己是老鄉。正待有機會聊聊,不想這么不給面子。東坡不由停下腳步說道:“大人,卑職這蘇賢良的稱呼,不是妄稱。我曾經參加過賢良方正科的考試,名列優等。大家這樣叫我,并無不妥!”
        ⑨不想陳公弼聽了,一雙牛眼立刻向他,厲聲說道:“你娃娃還嫩,懂個屁!你的進士也是考的呢,難道也要叫出來嗎!記住你現在的身份就是簽判,趕快去給我整理文書,本官等著簽發上報!”
        ⑩“陳黑子!”東坡心中罵道,自此便在心里恨上了他。
        ?不想這陳公弼比他心眼還小,竟然開始找他的麻煩。東坡很快將一些文稿擬就上報,自覺文采飛揚,也好讓陳黑子見識一下新科進士的厲害,不想那廝一看,竟然又是牛眼一瞪;“我說蘇軾,請問你寫的這是公文呀還是花花文章啊,給我重寫!”
        ?從這開始,東坡和陳黑子的戰爭就打響了。不但他起草的公文動不動就被那廝改得面目皆非,就連他下鄉體察民情,寫的有關《差役法》弊端的調查報告,也被他壓起來不做回復。
        ?大名鼎鼎的蘇軾,就連一代宗師歐陽修也要讓他三分的蘇軾,卻落到這樣一介武夫手下,整天受這樣的窩囊氣,東坡心中充滿怨氣,整日借酒澆愁。
        ?這天夜里,東坡睡不著覺。他想起來鳳翔任職前,當朝宰相韓琦曾經特意接見他,拍著他的肩膀說:“小蘇啊,你去了好好歷練,遇到什么困難,可直接寫信給我。”東坡立刻起身下地,來到書房,點亮蠟燭,鋪好紙硯,奮筆疾書……
        ?自從給韓琦的信件發出后:東坡再看陳公弼,眼神就有點躲躲閃閃。他心中有不安也有期盼。有時他想,人啊,活著怎么這么累喲!
        ?不想陳黑子對東坡的態度突然好轉起來,這倒鬧得他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也不知道是那封信起了作用,還是陳黑子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幾天后他才知道,原來是陳公弼主持建造的凌虛臺要竣工了,要他寫一篇《凌虛臺記》。哼,你牛,到最后還得來求老子吧!且看我如何借題發揮。
        ?當晚,東坡書房的燈火徹夜不息,他歷數歷代樓臺興廢,指出當權者不過是匆匆過客,只有為老百姓辦好事,辦實事、才能千古不朽。他寫得痛快淋漓,一洗心中塊壘。天亮上班,便把文稿交給了陳公弼。
        ?他猜想,要么這廝看不懂,要么他看懂了,就會東改西改,甚至棄之不用。他暗暗做好了各種應對的準備,誰知陳黑子卻毫無動靜,見面也不提此事,顯得高深莫測,這又讓東坡十分郁悶。
        ?凌虛臺終于落成了,這天舉行了隆重的開臺儀式。當紅布揭開,東坡定睛細看,卻發現自己寫的文稿竟然一字未改,完全照刻。這使他感覺十分意外。
        ?這時,陳公弼笑吟吟地走過來,問道:“怎么樣,看你的大作刻得還滿意嗎?”
        ?陳公弼又道:“你以詩人的眼光,借古諷今,為民請命,勸我多做好事,難得。你這個蘇賢良,看來還真的不是白給的。”
        ?一提蘇賢良,東坡氣就不打一處來,他立即說道:“哪里,我娃娃還嫩,懂個屁!”
        ?陳公弼立刻笑了起來,點著他說:“怎么,你還真的記恨我呀?
        ?東坡急忙爭辯道:“不是這事,我指的是我寫的那個有關《差役法》的報告,你為什么一直壓著,不理不睬?”
        ?陳公弼說:“那個報告,你給我的第二天就送上去了。你不知道就以為沒送嗎?”
        ?東坡一時語塞,又聽陳公弼說:“你這個娃娃啊,年少名高,恃才傲物。我來鳳翔上任時,韓琦宰相曾親自交代我,要嚴格要求你,磨磨你的性格。你前些天是不是給他寫信了?嘿嘿,你這個小老鄉??!”
        ?東坡聽了,又羞又愧,眼淚都快流出來了。從這天開始,東坡和陳公弼成了忘年交。多年以后,陳公弼去世,輕易不為人作傳的東坡滿懷深情,為他寫了墓志銘:“軾官鳳翔,實從公二年,方是時年少氣盛,愚不更事,屢與公爭議,至形于言色,已而悔之。”
                                       (選自《微型小說選刊》,有刪改)
        13、 “蘇賢良”在文中多次出現,以下是對此的批注,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選項
        文中語句
        批注
        A
        “蘇賢良,你早!”“你好,蘇賢良。”
        此處用語言描寫表現了同僚對蘇軾才華的認可。
        B
        “一個小小的簽判,也敢妄稱賢良。”
        此處有陳公弼故意刁難之嫌。
        C
        “大人,卑職這蘇賢良的稱呼,不是妄稱。我曾經參加過賢良方正科的考試,名列優等。”
        此處是蘇軾忍著滿腹怨氣解釋“賢良”稱謂的來歷。
        D
        “你這個蘇賢良,看來還真的不是白給的。”
        此處為陳公弼稱贊蘇軾的文采和見識過人。

        14、全文講述了蘇軾和陳公弼交往中的哪幾件事?請分條概括作答。(4分)
        15、請簡要分析本文以寫墓志銘作結有何作用。(4分)
        16、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哪些為人處世的啟示?(4分)


        三、古代詩文閱讀(30分)
        (一)文言文閱讀(選擇題每小題3分,17分)
                     蔬食  (清)李漁
        聲音之道,絲不如竹,竹不如肉,為其漸近自然。吾謂飲食之道,膾①不如肉,肉不如蔬,亦以其漸近自然也。草衣木食,上古之風。人能疏遠肥膩,食蔬蕨而甘之,是猶作羲皇②之民,鼓唐虞之腹,與崇尚古玩同一致也。所怪于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是是則謬矣。吾輯《飲饌》一卷,后肉食而首蔬菜,一以崇儉,一以復古;至重宰割而惜生命,又其念茲在茲,而不忍或忘者矣。
        論蔬食之美者,曰清,曰潔,曰芳馥,曰松脆而已矣。不知其至美所在,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在一字之鮮。此種供奉,惟山僧野老躬治園圃者,得以有之。不論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時有其樂。
                                                     (選自《閑情偶寄》,有刪改)
        [注]①膾:細切的肉。②羲皇:指伏羲。后文中的“唐虞”指唐堯與虞舜,都是上古時候的賢王。
        17、給文中畫線句子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 所怪于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是/是則謬矣
        B. 所怪于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是/是則謬矣
        C. 所怪于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是/是則謬矣
        D. 所怪于世者棄美名/不居而故/異端其說/謂佛法如是/是則謬矣
        1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 絲不如竹        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B. 草衣木食        各隱卷底衣褶中
        C. 一以崇儉        儉以養德
        D. 得以有之        屬予作文以記之
        19、下列對選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文章首先用“聲音之道”來類比“飲食之道”,提出飲食上崇尚追求自然的觀點。
        B. 作者認為跟肥膩遠離,以蔬菜為主食,甘于吃蔬菜,是與崇尚古玩差不多的雅事。
        C. 作者編《飲饌》,既有崇尚節儉,恢復古風的原因,也有珍惜生命不愿殺生的緣故。
        D. 作者說蔬食的好處很多,如清、潔、芳香、松脆等,但能稱為至美,是在于“鮮”。
        20、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8分)
        (1)不論城市山林,凡宅旁有圃者,旋摘旋烹,亦能時有其樂。
        (2)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愚公移山》)


        (二)古詩詞鑒賞(共7分)
                          觀書 (明)于謙①
        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
        活水源流隨處滿,東風花柳逐時新。金鞍玉勒②芳客,未信我廬③別有春。
        [注]①于謙,明代詩人,生性剛直,博學多聞。②金鞍玉勒:飾金的馬鞍,飾玉的馬籠頭,此處泛指馬鞍和籠頭的貴美。③廬:書房。
        21、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 首聯將書卷比喻成多年的老友,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伴、愁苦與共,形象地表明了詩人讀書不倦、樂在其中。
        B. 頸聯“活水”一句化用了朱熹《觀書有感》中的詩句“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說明堅持讀書的好處。
        C. 尾聯運用襯托的手法,以實襯虛,虛實結合,用詩人沉醉于書房的精神享受,來反襯尋常游客追求物質享受的膚淺。
        D. 本詩寫詩人親身體驗,盛贊書之好處。極寫讀書之趣。抒發其喜愛讀書之情,語言生動,說理形象,有較強感染力。
        22、本詩運用了多種修辭,請選擇其中兩種,結合詩句賞析。(4分)


        (三)名句名篇默寫(共6分)
        23、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愖影骸兜怯闹菖_歌》)
        (2)淫慢則不能勵精,_________。(諸葛亮《誡子書》)
        (3)揮手自茲去,________。(李白《送友人》)
        (4)我報路長嗟日暮,____________。(李清照《漁家傲》)
        (5)___________,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6)__________,愁云慘淡萬里凝。(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四、名著閱讀(8分)
        24、班級開展以“經典名著中的人生智慧”為主題的讀書分享活動。你所在的小組確定了“困境與突圍”的專題。按照分工,每個組員都要從以下書目中選擇一個人物進行梳理,請據此完成下列表格。
        ①《西游記》        ②《駱駝祥子》    ③《紅星照耀中國》
        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⑤《水滸傳》    ⑥《簡·愛》
        人物
        困境
        突圍
        人生智慧
        (1)
        (2)
        (3)
        (4)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