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習資料 > 初中語文試題 >

        云南昆明2022年中考語文真題及答案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22-08-15 15:14
        云南昆明2022年中考語文真題
        一、積累與運用(含1-7題,共20分)
        閱讀下面語段,完成下面小題。
        ①“無我之境”出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它是一種評判詩詞境界的標準,也是做人境界的標尺。人只有超脫功利,心無旁騖,才能達到無我的境界。一個人是否具有了無我精神,他的人生會更有意義。
        ②“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于敏,帶領團隊在荒涼的大漠中潛心研究,終于造出了中國的第一顆氫彈。之后他依舊隱姓埋名,繼續進行核武器的研究。于敏一生許國,不計得失,這是他的無我精神。“時代楷模”彭士祿勇于創新、善于攻關,最終踐行了自己許下的“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錚錚誓言。他一直強調,中國核潛艇是集體智慧的結晶,自己充其量只是潛艇上的一顆螺絲釘,這是他的無我精神。他們胸懷天下、鞠躬盡瘁,將小我化為無我,用對事業的熱忱和艱苦卓絕的付出,書寫了自己壯麗的人生篇章。
        ③國家功勛們的做人境界,普通人或許達不到。但普通人可以從他們身上汲取成長的營養,獲取前進的方向。生活中,我們應該勇敢擔當,追求屬于自己的無我之境。
        1、請用正楷將第②段中加點的內容工整地書寫在“田”字格里。(2分)
        2、請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上漢語拼音。(2分)
        (1)境界(     )  (2)勛章(     )  (3)潛心研究(     )  (4)鞠躬盡瘁(     )
        3、第①③段中各有一處語病,請找出一處加以修改。(不抄原句,直接寫修改后的句子)(2分)
        4、請寫出第②段畫線句子中引號的作用。(2分)
        5、下列兩組詞語中,每組各有一個錯別字,請找出并改正。(2分)
        (1)健壯 恪守  決別  輕歌曼舞  正襟危坐
        (2)帷幕 稠密  端詳  紛至踏來  接踵而至
        (1)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
        6、請選出下列說法中有誤的一項(   )(2分)
        A. 《孟子》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其文以雄辯著稱,大量使用排比句,氣勢非凡?!兜玫蓝嘀?,失道寡助》便是其中一篇氣勢充沛的文章。
        B. 詞的流派有婉約派和豪放派。宋代的李清照屬婉約派,但她也創作了《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這樣想象雄奇、豪邁奔放的詞作。
        C. 鄭振鐸主張文學作品要“質樸”“真率”,我們學過他的作品《貓》。他在文中抓住三只貓的特點進行生動細致的描寫,令人印象深刻。
        D. 雨果和莫泊桑都是法國作家,前者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慘世界》,后者被譽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項鏈》《變色龍》。
        7、請按要求默寫。(前3小題,每小題2分;后2小題,每小題1分,共8分)
        山光水色、自然風物是中國古代文人墨客的審美意象和精神寄托。研讀古詩文,我們可在“山水自然”中欣賞到別樣的美,體驗另外一種生命形態。
        (1)山水可造意境?!对娊洝分?ldquo;蒹葭蒼蒼,___________。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的句子所描寫的景物,在天光水色的映照下,呈現出一種迷茫的境界。曹操的《觀滄?!分?ldquo;___________,山島竦峙”兩句描寫大海波瀾壯闊、山島聳立的樣子。此詩蒼茫渾然,境界壯闊。
        (2)山水可縱豪情。杜甫的《望岳》禮贊泰山,詩人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表達了登臨的決心和俯視一切的氣概。辛棄疾登上北固樓俯視江水,不禁思接千載,在《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上闋寫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子。全詞表現了作者沉郁悲愴、雄壯豪邁之情。
        (3)山水可蘊哲理。王灣的《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時序的交替,氣勢宏大,將山水景象賦予哲理意味。陸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寫出了路疑無而實有,景似絕而復出的境界,寓含生活的哲理。
        (4)山水可顯品格。歐陽修《醉翁亭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是全文的核心命意,點明作者意不在酒,在山水,把他簡政愛民、與民同樂的政治襟懷寫得含蓄不露。
        (5)古代詩文中的山水,已不僅僅是山水,詩文中的一沙一石、一潭一溪也寄寓著作者的生命體驗。請寫出古詩文中含“溪”字的連續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閱讀理解(含8-23題,共44分)
        (一)閱讀【甲】【乙】兩首詩歌,完成小題。(3分)
        【甲】天凈沙·秋思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乙】秋詞(其一)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8、古人云:“三分詩七分吟。”學習古詩離不開朗誦,上面兩首寫秋天的詩歌,你會用什么樣的語調朗誦呢?請分別說明理由。

        (二)閱讀【甲】【乙】兩則選文,完成下面小題。(12分)
        【甲】
        秦王謂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聽寡人,何也?且秦滅韓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請廣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唐雎對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謂唐雎曰:“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唐雎對曰:“臣未嘗聞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萬,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嘗聞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頭搶地爾。”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專諸之刺王僚也,彗星襲月;聶政之刺韓傀也,白虹貫日;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懷怒未發,休祲降于天,與臣而將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縞素,今日是也。”挺劍而起。
        秦王色撓,長跪而謝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諭矣:夫韓、魏滅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節選自《戰國策·魏策四》)
        【乙】
        齊景公游于海上而樂之,六月不歸,令左右曰:“敢有先言歸者,致死不赦。”顏燭趨①進諫曰:“君樂治海上,不樂治國,而六月不歸。彼儻②有治國者,君且安得樂此海也?”景公援戟將斫③之。顏燭趨進,撫衣待之,曰:“君奚不斫也?昔者桀④殺關龍逄⑤,紂⑥殺比干⑦;君之賢,非此二主也;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君奚不斫?以臣叁⑧此二人者,不亦可乎?”景公說,遂歸。中道聞國人謀不內⑨矣。
                                                       (節選自《說苑·正諫》)
        【注】①顏燭趨:春秋時齊國人。②儻:倘若、或者。③斫(zhuó):砍。④桀:夏朝末代君王夏桀,相傳是個暴君。⑤關龍逄(páng):夏桀之臣,因諫止夏桀通夜狂飲而被殺。⑥紂:商朝末代君王商紂王,相傳是個暴君。⑦比干:商代貴族,因屢次勸諫紂王,被剖心而死。⑧叁:這里指排在第三位。⑨內:同“納”,接納。不內,意思是不讓他回國。
        9、請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1)請廣于君        (2)以頭搶地爾  
        (3)景公說           (4)中道聞國人謀不內矣   
        10、請用現代漢語翻譯【甲】【乙】兩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
        (1)雖千里不敢易也,豈直五百里哉?
        (2)臣之材,亦非此二子也。
        11、【甲】【乙】兩文都有完整的情節。請用原文中的詞句,將下面的表格補充完整。(3分)
        開端
        發展
        高潮
        結局
        【甲】
        秦王假仁假義,無理指責安陵君。
        唐雎從容應對,斷然反駁。
        秦王以“ A______”恐嚇唐雎,唐雎以“布衣之怒”震懾秦王。
        秦王道歉
        【乙】
        齊景公沉迷于海上游玩,命令左右不準勸其回國,否則“ B_____”
        顏燭趨進諫,點明危害。
        景公發怒,并且“ C_____”,但顏燭趨大義凜然,繼續勸諫景公。
        景公歸國
        12、【甲】文中的唐雎和【乙】文中的顏燭趨都達到了自己的目的,請根據選文內容,概括兩人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3分)

        (三)閱讀下面選文,完成下面小題。(10分)
                               云南的古橋
        ①俗話說:“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從最早或最主要的功用來說,橋專指跨水行空的道路。
        ②云南山多河多,境內有大小河流800多條。千百年來,云南人發揮聰明才智,在大江大河上造橋,在穿越懸崖絕壁的激流上建橋,書寫了云南古代交通的輝煌。
        ③云南古橋___________,而且類型多樣,具有較高的價值。
        ④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鐵橋,連通了云南與西藏之間的茶馬古道??上?,這座被稱為“萬里長江上最早的橋梁”現僅存遺址。而長江現存最古老的鐵鏈橋,是位于麗江至永勝間的金龍橋。在《徐霞客游記》中,尋甸的七星橋、安寧的永安橋、賓川的南薰橋等都被著力描寫或贊譽過。這些古橋,有的至今仍在使用,有的則只留在記載中了。
        ⑤茅以昇先生認為,橋梁可分為梁、拱、吊三種類型。云南的古橋,三種類型都有。始建于1301年的祿豐縣五馬橋,經多次重修,至清代時為石墩木梁橋,是云南梁式橋的代表之一。它曾是檢查私鹽的關卡,在云南古代鹽運中發揮過重要作用。
        ⑥建水的雙龍橋是拱式橋的杰出代表,于清乾隆年間始建,清道光年間擴建。擴建后的雙龍橋橋長148米,橋面高9米,有17個橋孔,是云南古橋梁中規模最大的多孔聯拱橋。從遠處望去,17個橋孔一字排開,孔孔相連,雄偉壯麗,如長虹臥波,倒映在水天一色之中。橋上建有三座飛檐式閣樓,閣樓樓中有樓,檐外有檐,雕琢精美。2003年,國家郵政總局發行《中國古橋——拱橋》特種郵票一套四枚,其中一枚是建水雙龍橋,另外三枚是北京盧溝橋、蘇州楓橋和河南小商橋,這充分體現了雙龍橋在我國古橋中的重要地位。
        ⑦霽虹橋是云南古橋中吊式橋的典型代表,位于大理永平縣和保山市隆陽區之間的瀾滄江上。霽虹橋于東漢永平年間始建,初為藤篾橋。明成化十一年霽虹橋被改建為鐵索吊橋,比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的四川瀘定橋早建成二百多年。該橋全長113米,橋寬3.7米,由18根鐵鏈固定在兩岸懸崖上,其中16根為承重底索,2根為扶手索。橋的西岸是懸崖,東岸是險峰,下面是滔滔江水,十分險峻。橋西岸崖壁上刻有“西南第一橋”“要塞天成”“滄水飛虹”等30余幅歷代名人題刻。這座橋也是云南古橋中歷代詩人賦詩最多的一座??上?,霽虹橋于1986年毀于特大洪水。據《保山地區交通志》記載,霽虹橋被毀前是云、貴、川、藏、陜五省區鐵索橋中最古老、最大和最完整的一座橋梁,在我國橋梁建筑史上有著重要地位。
        ⑧此外,云南大地上至今還保留著古老的溜索和被稱為“原始斜拉橋”的藤橋。這些橋因地制宜,不拘一格。
        ⑨橋梁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見證,也是人類文化的物質載體之一。古橋一般有社會歷史與經濟文化價值、結構傳力與構筑技術價值以及觀賞審美價值。云南的一些橋梁具有其中一種或兩種價值,而位于屏邊五家寨的人字橋兼有三種價值。人字橋是滇越鐵路橋梁建筑的精華所在,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單位,曾與河北趙州橋一起列入《世界名橋史》。
        ⑩云南大地上的古橋,或雄偉壯闊,或小巧玲瓏,或精雕細琢,或古樸隨意。它們滲透了建造者的智慧,既是寶貴的交通遺產,也是寶貴的文化遺產。
                                                (節選自《云南古橋前世今生》,有刪改)
        13、請在選文第③段橫線上補出恰當的語句,使該段總領下文。(2分)
        14、選文第⑥段畫波浪線的句子使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5、請選出下列對選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   )(2分)
        A. 早在隋末唐初,金沙江上建成的塔城鐵橋,連通了云南與西藏之間的茶馬古道,現僅存遺址。
        B. 茅以昇認為橋梁可分為梁、拱、吊三種類型。祿豐五馬橋屬于梁式橋,建水雙龍橋屬于拱式橋。
        C. 第⑨段加點詞“之一”用得很準確,說明人類文化的物質載體有多種,橋梁只是其中的一種。
        D. 選文的說明對象是云南的古橋,作者行文時按照古橋修建的時間先后逐一進行說明,條理很清晰。
        16、請聯系選文內容,探究下面的材料,寫出探究結果。(3分)
        【材料一】
        始建于明朝嘉靖年間的賓川南薰橋,是一座單孔石拱橋。橋上建有牌樓,橋廊裝飾精美華麗。紅軍長征時曾在此激戰,并在橋附近留下標語。
        【材料二】
        由于材料的原因,一般石橋較為耐久,留存年代較為久遠。但木橋、索橋破損較為嚴重,竹橋、藤索橋就更慘不忍睹。
        【材料三】
        茅以昇的《中國石拱橋》中有一段關于趙州橋的文字:“到解放的時候,橋身有些殘損了,在有關部門的領導下,經過徹底整修,這座橋又恢復了青春。”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