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西南2022年中考語文真題 一、基礎知識與運用(選擇題每小題3分,共30 分) 根據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那綿邈無際、如詩如畫的巫山云雨,點染著撲朔迷離、亦真亦幻的動人傳說,更是從中煽情助興,會讓你想得很遠很遠。它和其他任何地方的云彩都不一樣,它不是祖國北方那種羊群絮片、素車白馬般瞬息萬變的流云,也不像富有溫柔感、音樂感的南國浮云那樣透明、綺麗,更不同于關中一帶抓一把下來似乎可以團成窩窩頭的朵朵黃云。這里的云霞,深藏著夢幻,飽蓄著雨意,不飛、不散、不流動,同秀挺的山巒牢不可破地擁抱在一起,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它是真正的云彩,難怪唐人有“除卻巫山不是云”的論斷。也許正是如此,才吸引了古往今來那么多的騷人墨客吟詠不輟。如今大江節流了,“高峽出平湖”,巫山云雨還能像過去那樣神密嗎?答曰:云由水汽氤氳而成,現在的江面闊了,水汽多了,這里的云情雨意比過去更為濃重,更加夢幻迷離了。 1、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 高峽(jiá) 煽情(qínɡ) 傳說(zhuàn) 綿(mián)邈無際 B. 絮(xù)片 溫柔(róu) ?。╢ú)云 如詩(shī)如畫 C. 透(tòu)明 似(sì)乎 深藏(cánɡ) 亦真亦幻(huàn) D. 論斷(duàn) 濃(nónɡ)重 迷(mí)離 云情雨意(yì) 2.、詞語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 綺麗 云彩 云霞 夢幻 B. 飽蓄 雨意 夸張 騷人 C. 墨客 吟詠 不輟 水汽 D. 節流 點染 神密 氤氳 3、句子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 如詩如畫的巫山云雨,點染著撲朔迷離、亦真亦幻的動人傳說。 B. 它不像北方那種羊群絮片、素車白馬般瞬息萬變的流云。 C. 它同秀挺的山巒牢不可破地擁抱在一起。 D. 它吸引了古往今來那么多的騷人墨客吟詠不輟。 4、沒有語病的句子是( ) A. 一個人崇拜什么樣的偶像,會促進他成為一個有理想的人。 B. 不管瑰麗多姿的唐人邊塞詩詞不乏佳作,但與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相比,還是稍遜一籌。 C. 科學家“干驚天動地的事,做隱姓埋名的人”,為民族富強、科技進步、人類文明做出了巨大貢獻。 D. 我們走過了金沙江、大渡河、雪山、草地以后,才覺得老山界的困難,比起這些地方來,還是小得很。 5、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 A. 它在西北極普遍,不被人重視,就跟北方的農民相似,它有極強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壓迫不倒,也跟北方的農民相似。 B. 忽然間,一個最聰明雙喜大悟似的提建議了,他說,“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來么?”十幾個別的少年也大悟,立刻攛掇起來,說可以坐了這航船和我一同去。 C. 他的微信朋友圈有膘肥體壯等待出欄的肉牛,有廣場上騎著滑板車的快樂孩童,有標準化足球場上的動感身影,還有萬木蔥蘢、蒼葭碧水的酸棗溝。 D. 現在想,當時該并不是傳統思想,或羨慕什么榮華富貴,而是根本就愛那種玩意,如同黑漆大門過年貼丹紅春聯一樣。 6、相關內容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 “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熱烈而又粗獷。”“熱烈”常用于形容人的情緒或環境氣氛,指“情緒高昂”“興奮激動”,在這個語境中則帶上了“強烈”“熱情四溢”的意味。 B. 科舉考試是唐宋以后一千多年來士人求取功名的主要途徑。在《儒林外史》中科舉制成為作者揭露和諷刺的主要對象。 C. 《左傳》,即《春秋左氏傳》,又稱《左氏春秋》,儒家經典之一,是中國古代的史學和文學名著。舊傳為春秋時期左丘明所作,近人認為是戰國時人所編。 D. 律詩,要求詩句整齊劃一,每句五個字或七個字,簡稱“五律”或“七律”。通常的律詩規定每首八句,每兩句成一聯。 7、名著閱讀(2分) 我踩著小徑邊上的草叢走,免得砂礫的沙沙聲壞了我的事。他就站在離我將經過的地方一兩碼遠的花壇間;飛蛾顯然把他吸引住了。“我可以安全地走過去,”我心里想。月亮還沒有升得很高,正把他的影子長長地投在地上。我剛跨過他的影子,他就頭也不回地悄悄地說:“簡,來看看這個家伙。” 以上文字出自《______》,文中的“他”是______。 8、默寫(10分) (1)子曰:“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2)安得廣廈千萬間,____________。(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沉舟側畔千帆過,____________。(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飛來峰》) (5)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7)以是人多以書假余,____________。(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8)落紅不是無情物,____________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9)山川之美,古來共談。同是朝暮之景,在陶弘景筆下是“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______”(《答謝中書書》),在歐陽修筆下是則是“若夫日出而林霏開,____________,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醉翁亭記》),可謂異曲同工。 二、閱讀理解(50分) (一)閱讀古詩,完成下列小題。(6分) 登幽州臺歌 【唐】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選自《陳子昂集》) 9. “前不見古人”的“古人”指誰?“后不見來者”的“來者”又指什么人?(2分) 10. 詩人為什么“愴然涕下”?從詩中找出理由。(4分) (二)閱讀古文,完成下列小題。(14分) 【甲】 舜發于畎畝之中,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管夷吾舉于士,孫叔敖舉于海,百里奚舉于市。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戰國】 《孟子·告子下》) 【乙】 吾觀史蝤①以不能進蘧伯玉②而退彌子瑕③,故有身后之諫;蕭何且死,舉曹參以自代。大臣之用心,固宜如此也。夫國以(因為)一人興,以一人亡,賢者(賢能的人)不悲其身之死,而憂其國之衰,故必(一定)復(再)有賢者而后可以死。彼管仲者,何以死哉? (【宋】蘇洵《管仲論》) 注:①史蝤:蝤qiū。春秋時衛國大臣,以敢諫聞名。②蘧伯玉:蘧qú。春秋時衛國大臣。③彌子瑕:春秋時衛國將軍。 11、解釋加點詞的意思。(4分) ①必先苦其心志____________ ②行拂亂其所為____________ ③蕭何且死____________ ④固宜如此也____________ 12、翻譯文中劃線的句子。(4分) ①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夫國以一人興,以一人亡 13、【甲】文用舜等先賢的例子證明要擔當大任,必須經受艱難困苦的磨練,簡要談談你從這段話受到的啟發。(4分) 14、【甲】 文中點到的“管夷吾”,即是【乙】文中的管仲。對這位擔當大任的人,蘇洵說“彼管仲者,何以死哉?”(那個管仲呀,為什么可以沒有薦賢自代就死了呢?),包含了委婉批評色彩。說說批評了管仲什么。(2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10分) 清華大學研發微小型管道機器人 實現亞厘米級管道高效探測 ①近日,清華大學機械系現代機構學與機器人化裝備實驗室研發了一種可在亞厘米級管道中高效運動的管道探測機器人,填補了當前細微管道檢修探測設備的短缺,有望在航空發動機管路檢修等領域發揮作用。 ②在航空發動機和煉油機等復雜系統中,有大量用于輸送水、氣體和油的管道。為確保它們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需要定期從外部和內部進行管道檢修。當涉及到直徑小于一厘米的微細管道時,機器人的尺寸很難按比例縮小。 ③本項工作提出了一種智能材料驅動的微型管道檢測機器人。這個重量只有2.2克、長度47毫米、直徑不到10毫米的“小家伙”,可以適應亞厘米直徑和變化曲率的復雜管道。機器人采用高功率密度、長壽命的介電彈性體致動器作為人造肌肉,采用基于智能復合微結構的高效錨固單元作為傳動裝置,使用具有可調節數目的磁單元來快速組裝機器人,以適應不同管道的復雜幾何形狀。 ④研究組介紹,通過考慮軟材料的獨特性來分析機器人的動態特性,并相應調整驅動電壓的頻率和相位,以優化機器人的運動速度。這個基于高頻率蠕動運動原理的管道機器人由外部的纜線來提供動力,在亞厘米大小的管道中實現了水平和垂直的快速運動。此外,能夠在不同的幾何形狀的管道、不同的填充介質(空氣、油等)和不同的材質(玻璃、金屬、碳纖維等)的管道中高速行進。 (選自《光明日報》2022年6月6日,有刪改) 15、微小型管道機器人有哪些特點?(4分) 16、微小型管道機器人突破了什么技術難關?(4分) 17、報道對微小型管道機器人發展前景做了怎樣的預測?(2分) (四)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每小題3分,共9分) 忍受枯燥是一種篩選機制 ①能真正滋養一個人的事,往往都帶著某種枯燥,需要學習者忍受,投入深度注意力去穿透抽象。寫作的開始,是枯燥的。閱讀一本經典,是枯燥的。深刻的課堂,是枯燥的。創新創造的過程,往往也是枯燥的??菰锸且粋€門檻,為不學無術者、浮躁者、消遣者設置的障礙,越過這個門檻,沉浸其中,才能慢慢獲得愉悅。精彩,不是一個“被動獲得”的結論,不是讓別人給你喂養,一下子就提起你的興趣,而是在孤獨靜觀、克服枯燥后先澀后暢,在讀懂讀通,習得新知,打通困惑后所獲得的知識愉悅感。很多人特別喜歡那種無須自己投入多少理解力的“精彩”,上來就是高潮,開口就是金句,那只是娛樂和商業對你的消耗,而不是可沉淀、可致知的思想。 ②寫作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常有學生跟我說,我為什么不寫,因為沒有靈感,等有靈感的時候再動筆。我說,哪能這么被動等靈感?你得現在就思考和動筆。開始肯定是一個枯燥的過程。我的經驗是,克服了開始30分鐘的枯燥,逼著自己動筆,想著想著,就進入狀態并找到靈感了。 ③閱讀是一件需要忍受枯燥的事。你要有耐心讓自己慢下來,坐得住冷板凳,忍得了枯燥晦澀,去獲得這個閱讀資格,而不是看一兩頁就輕易扔一邊。再深奧難讀的書,克服了前30頁的閱讀痛苦,堅持一小時慢慢就讀進去了。前30頁往往是作者設的障礙和門檻,一個優秀的作者也是在尋找優秀的讀者,絕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一個不學無術的人糟蹋。 ④上一門好課也是需要忍受枯燥的。常聽學生說,某某課是好課,老師善于講段子;某某課太枯燥,全是抽象的概念和艱澀的推理。我說,判斷一門課的好壞,絕不能用“能不能在10分鐘內吸引我”的消費者自負去判斷,那是對好課的侮辱。 ⑤枯燥是一個門檻,有人越不過門檻,睡著了,或者被電腦上的綜藝和手機上的段子吸引走了,謀殺了時間。優秀的人忍耐了前30分鐘的枯燥,沉浸到寫作、閱讀和課堂之中。日積月累,就有了人才與人手的分別。所謂優秀,絕不是機巧式小聰明,背后必有強大的枯燥忍耐力,是聰明人下笨功夫,越過了枯燥并攀登到知識高處的結果。 (選自《中國青年報》2021年11月2日,有刪改) 18、閱讀②自然段回答,作者為什么主張寫作不能“等靈感”而要“找靈感”? 19、閱讀⑤自然段,回答造成“人才與人手”差別的原因是什么?為什么? 20、作者在文章中從哪三個方面闡釋“忍受枯燥是一種篩選機制”? (五)閱讀下文,完成下列小題(11分) ①一日是天氣很冷的午后,我吃過午飯,坐著喝茶,覺得外面有人進來了,便回頭去看。我看時,不由的非常出驚,慌忙站起身,迎著走去。 ②這來的便是閏土。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③我這時很興奮,但不知道怎么說才好,只是說: ④“阿!閏土哥,——你來了?……” ⑤我接著便有許多話,想要連珠一般涌出:角雞,跳魚兒,貝殼,猹,……但又總覺得被什么擋著似的,單在腦里面回旋,吐不出口外去。 ⑥他站住了;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他的態度終于恭敬起來了,分明的叫道:“老爺!……” ⑦我似乎打了一個寒噤;我就知道,我們之間已經隔了一層可悲的厚障壁了。我也說不出話。 ⑧他回過頭去說:“水生,給老爺磕頭。”便拖出躲在背后的孩子來,這正是一個廿年前的閏土,只是黃瘦些,頸子上沒有銀圈罷了。“這是第五個孩子,沒有見過世面,躲躲閃閃……” ⑨母親和宏兒下樓來了,他們大約也聽到了聲音。 ⑩“阿,你怎的這樣客氣起來。你們先前不是哥弟稱呼么?還是照舊:迅哥兒。”母親高興的說。 ?“阿呀,老太太真是……這成什么規矩。那時是孩子,不懂事……”閏土說著,又叫水生上來打拱,那孩子卻害羞,緊緊的只貼在他背后。 ?“他就是水生?第五個?都是生人,怕生也難怪的;還是宏兒和他去走走。”母親說。宏兒聽得這話,便來招水生,水生卻松松爽爽同他一路出去了。母親叫閏土坐,他遲疑了一回,終于就了坐,將長煙管靠在桌旁,遞過紙包來,說:“冬天沒有什么東西了。這一點干青豆是自家曬在那里的,請老爺……” ?我問問他的景況。他只是搖頭。 ?“非常難。第六個孩子也會幫忙了,卻總是吃不夠……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錢,沒有定規……收成又壞。種出東西來,挑去賣,總要捐幾回錢,折了本;不去賣,又只能爛掉……” (摘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九年級上冊《故鄉》) 21、“我”回故鄉,明知道閏土這幾天會來,但一見面,為什么“非常出驚”?(4分) 22、閏土見到我為什么“動著嘴唇,卻沒有作聲”?(4分) 23、閏土從曾經的活潑勇敢變成了眼前的沉默木訥,作者寫了哪些變化?(3分) 三、綜合性學習(10分) 24、學校組織“課本劇展演”活動,參加本次展演的課本劇,都是由各班精心準備的節目,每個節目表演后都由專業老師作精彩點評。 (1)請為本次活動寫一句宣傳語。(5分) (2)請為主持人設計一份活動的順序安排。(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