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選自《三國志》) [注]①領:地位較高的官員兼理較低的職務。②賓:順服,歸順。 5.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3分) (1)于是簡取良才以為官屬 簡:________ (2)不宜以一國之望 宜:________ (3)會在卒 會:________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先主起事葭萌/進軍來/南連閉城不降/ B.先主起事葭萌/進軍來南/連閉城不降/ C.先主起事/葭萌進軍來南/連閉城不降/ D.先主起事/葭萌進軍來/南連閉城不降/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及成都既平,以連為什邡令。(3分) (2)利人甚多,有裨國用。(3分) 8.諸君亮為什么要親自征討南方諸郡?之后,南征行動為什么“停留者久之”?請結合鏈接材料簡要分析。(4分) 【鏈接材料】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出師表》) 參考答案: (5)①選拔 ②應當 ③適逢 (6)B (7)①等到成都平定后,(先主)任命王連做什邡縣令。 ②利稅收入很多,有助于彌補國家的財政需用。 (8)第一問:①南方諸郡不服。②認為其他將領的才能不如自己。③不辜負先帝托付。 第二問:諸葛亮接受王連勸諫。 【解答】(1)本題考查理解文言詞語的意思。答題時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據句意來分析推斷。 ①句意為:于是選拔有才能的人來當官。簡:選拔。 ②句意為:不應該讓全國最有威望的人。宜:應當。 ③句意為:適逢王連去世。會:適逢。 (2)本題考查給文言語句斷句。答題時先要弄清句子的意思,再根據句子來分析判斷。本句的意思是“先主劉備在葭萌關起事,向南進軍,王連緊閉城門,堅決不投降”。所以斷句為:先主起事葭萌/進軍來南/連閉城不降。 故選:B。 (3)本題考查翻譯文言語句。答題時先要弄清重點詞語的意思,再根據現代漢語的習慣來調整,做到文從字順。直譯為主,意譯為輔。 ①重點詞有:及,等到;既,已經。句意為:等到成都平定后,(先主)任命王連做什邡縣令。 ②重點詞有:利,利稅;裨,彌補。句意為:利稅收入很多,有助于彌補國家的財政需用。 (4)本題考查分析理解文章內容。第一問是分析諸葛亮親自征討南方諸郡的原因。文中有這樣的表述:“時南方諸郡不賓”“慮諸將才不及己”,再聯系【鏈接材料】中的“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等句,可概括出答案。而南征行動“停留者久之”,則是“連諫”“言輒懇至”,即諸葛亮聽從了王連的勸諫。 參考譯文: 王連,字文儀,是南陽人。在劉璋主政時時進入蜀地,擔任梓潼縣令,先主劉備在葭萌關起事,向南進軍,王連緊閉城門,堅決不投降。先主認為他講義氣,不強逼他投降。等到成都被平定,任命王連為什邡縣令,后來轉任廣都,所治理的地方都有政績。后升為司鹽校尉,負責蜀漢鹽鐵的經營調度,利稅收入很多,有助于彌補國家的財政需用。,像呂乂、杜祺等,最終皆當了大官,他們都是從王連手中提拔的。再升任蜀郡太守、興業將軍,還像原來一樣兼任鹽府。當時南方諸郡都不服蜀漢,諸葛亮將要親自征討他們,王連勸說諸葛亮,認為“這里是荒涼偏僻的地方,瘟疫橫行,不應該讓全國最有威望的人冒險前去”。諸葛亮考慮到其他將領才能比不上自己,意圖一定前去,可是王連言辭非常懇切,所以停留了很長時間。后來適逢王連去世。兒子王山繼承了他的官職,官至江陽太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