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習資料 > 高中語文試題 >

                廣東省惠州市2016屆高三第一次調研考試語文試題及答案(2)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5-09-17 20:17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劉孺,字孝稚,彭城安上里人也。祖勔,宋司空忠昭公。父悛,齊太常敬子。孺幼聰敏,七歲能屬文。年十四,居父喪,毀瘠骨立,宗黨咸異之。服闋,叔父瑱為義興郡,攜以之官,常置坐側,謂賓客曰:“此兒吾家之明珠也。”既長,美風采,性通和,雖家人不見其喜慍。本州召迎主簿。起家中軍法曹行參軍。時鎮軍沈約聞其名,引為主簿,常與游宴賦詩,大為約所嗟賞。累遷太子舍人、中軍臨川王主簿、太子洗馬、尚書殿中郎。出為太末令,在縣有清績。還除晉安王友,轉太子中舍人。
                孺少好文章,性又敏速,嘗于御坐為《李賦》,受詔便成,文不加點,高祖甚稱賞之。后侍宴壽光殿,詔群臣賦詩,時孺與張率并醉,未及成,高祖取孺手板題戲之曰:“張率東南美劉孺雒陽才攬筆便應就何事久遲回?”其見親愛如此。
                轉中書郎,兼中書通事舍人。頃之遷太子家令,余如故。出為宣惠晉安王長史,領丹陽尹丞。遷太子中庶子、尚書吏部郎。中大通四年,出為仁威臨川王長史、江夏太守,加貞威將軍。五年,為寧遠將軍、司徒左長史,未拜,改為都官尚書,領右軍將軍。大同五年,守吏部尚書。其年,出為明威將軍、晉陵太守。在郡和理,為吏民所稱。七年,入為侍中,領右軍。其年,復為吏部尚書,以母憂去職。居喪未期,以毀卒,時年五十九。謚曰孝子。
                孺少與從兄苞、孝綽齊名。苞早卒,孝綽數坐免黜,位并不高,惟孺貴顯。
                (節選自《梁書》)
                4.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七歲能屬文 屬:寫,書寫
                B.其見親愛如此 見:看見
                C.改為都官尚書 改:改任
                D.孝綽數坐免黜 坐:因……獲罪
                5.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張率東南/美劉孺雒陽/才攬筆便應/就何事/久遲回
                B.張率東南美/劉孺雒陽/才攬筆便應就/何事久遲回
                C.張率東南美/劉孺雒陽才/攬筆便應就何事/久遲回
                D.張率東南美/劉孺雒陽才/攬筆便應就/何事久遲回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劉孺年幼時聰明過人。鎮軍沈約聽到他的名聲,招他為主簿,經常與他一起出游聚會賦詩,他的文才很為沈約嘆賞。
                B.劉孺年輕時喜歡寫文章,曾經在皇帝身旁寫《李賦》,受命便成,文思敏捷,下筆不加涂改,高祖十分贊賞。
                C.中大通五年,劉孺任寧遠將軍、司徒左長史,上任不久,又改任都官尚書,兼任右軍將軍。
                D.劉孺年輕時與堂兄苞、孝綽齊名,苞早逝,孝綽被罷官,但他們的地位都不高。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攜以之官,常置坐側,謂賓客曰:“此兒吾家之明珠也。”(5分)
                (2)其年,出為明威將軍、晉陵太守。在郡和理,為吏民所稱。(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回答8~9題。(11分)
                西江月·梅花[1]
                蘇軾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2]。
                素面翻嫌粉涴[3],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
                注[1]這是蘇軾被貶惠州時所作。此年,侍妾王朝云病逝。
                [2]東坡自注:“嶺南珍禽有倒掛子,綠毛,紅啄如鸚鵡而小,自東海來,非塵埃中物。”
                [3]涴(wò):沾污,弄臟。語出唐張祜《集靈臺二首》“卻嫌脂粉污顏色”。
                8.請分析作者筆下梅的形象。(4分)
                9.此詞哪句話點明了題旨?請簡要分析。(7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
                10.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選3題,多選只按前3題計分)(6分)
                (1)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______,______。(陸游《書憤》)
                (2)開荒南野際,_______。_______,草屋八九間。(陶淵明《歸園田居》)
                (3)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______,____。(李白《春夜宴諸從弟桃李園序》)
                (4)元嘉草草,________,________。(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分隔線----------------------------
                ? 女性体内射精的味道多久消除掉
                <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