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6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相繼亮相,引來人們駐足合影。吉祥物以_____的大熊貓與火紅的燈籠為原型,滿滿的中國元素營造出喜慶祥和的濃郁氛圍,可愛的招手姿態意味著歡迎海內外嘉賓共襄冰雪盛會。 體育是一種產業,也是一種文化。( )。時下,放眼全國各地,冬奧主題冰雕、旱地冰雪項目、歌曲電影等文藝作品,讓冰雪氛圍愈發濃厚,讓冰雪文化_________。從冰雪運動“南展西擴東進”,到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目標,北京冬奧會的籌辦,推動冰雪運動成為更多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實踐證明,為冰雪文化打上中國烙印,還需瞄準群眾基礎,展現傳統特色,做到__________。各地不妨開發特色冰雪文旅產品、推動“冰蹴球”“冰龍舟”減少冰雪運動的參與門檻,激發冬奧會的“長尾效應”,讓冰雪運動擁有更多中國受眾。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說:世界冰雪運動的歷史將以北京冬奧會作為分界線。綻放冰雪文化之花,展現中國文化之美,北京冬奧會將在冰雪運動發展史上寫下___________的一筆。 1. 依次填入文中橫線上的詞語,全都恰當的一項是( ) A. 憨態可掬 眾所周知 因地制宜 奇光異彩 B. 和藹可親 深入人心 隨機應變 濃墨重彩 C. 和藹可親 眾所周知 隨機應變 奇光異彩 D. 憨態可掬 深入人心 因地制宜 濃墨重彩 2. 下列填入文中括號內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除了向中國人傳遞奧運精神、普及冰雪文化,北京冬奧會也是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的契機 B. 除了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北京冬奧會也是向中國人傳遞奧運精神、普及冰雪文化的契機 C. 除了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北京冬奧會也是以向中國人傳遞奧運精神、普及冰雪文化為契機的 D. 除了向中國人傳遞奧運精神、普及冰雪文化,北京冬奧會也是以向世界介紹中國文化為契機的 3. 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 ) A. 各地不妨通過開發特色冰雪文旅產品、推廣“冰蹴球”“冰龍舟”等傳統冰雪項目,降低冰雪運動的參與門檻 B. 各地不妨通過開發特色冰雪文旅產品、推動“冰蹴球”“冰龍舟”等傳統冰雪項目,減少冰雪運動的參與門檻 C. 各地不妨開發特色冰雪文旅產品、推動“冰蹴球”“冰龍舟”等傳統冰雪項目,降低冰雪運動的參與門檻 D. 各地不妨開發特色冰雪文旅產品、推廣“冰蹴球”“冰龍舟”等傳統冰雪項目,減少冰雪運動的參與門檻 【答案】1. D 2. B 3. A 【解析】 【1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正確使用詞語的能力。 第一組,“憨態可掬”多形容動物或人形態天真可愛、單純的樣子;“和藹可親”指人說話或待人的態度很和氣,使人感到親近。此處對象大熊貓可知是形容動物可愛的樣子,選“憨態可掬”。 第二組,“眾所周知”指大家都知道的,側重于“普遍”;“深入人心”指為人們深切了解和信服,側重于“深入”。語境是指文化被人們深入理解,而非“知道”,故選“深入人心”。 第三組,“因地制宜”指根據不同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妥善辦法;“隨機應變”指隨著情況的變化靈活機動地應付。據后文“各地不妨……”可見,要根據各地不同情況選擇妥善方法,選“因地制宜”。 第四組,“奇光異彩”意為奇妙的光亮和色彩;“濃墨重彩”指用濃重的墨汁和顏色描繪,形容著力敘述或描寫,也形容醒目突出,分量重。為搭配后文的“一筆”,應選“濃墨重彩”。 故選D。 【2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連貫之語句復位的能力。 由“北京冬奧會籌辦,推動冰雪運動成為更多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一句可知,本段側重論述“北京冬奧會向中國人傳遞奧運精神、普及冰雪文化”,故排除A、D兩項。 相較于C項中“是以……為契機的”,B項中“是……的契機”句式更簡潔,故排除C。 故選B。 【3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語病有兩種: 一為成分殘缺,“推動‘冰蹴球’‘冰龍舟’”缺賓語中心詞,應改為“推廣‘冰蹴球’‘冰龍舟’等傳統冰雪項目”;“開發特色冰雪文旅產品、推廣‘冰蹴球’‘冰龍舟’等傳統冰雪項目”在全句中應作狀語,句中的頓號有提示,所以應在“開發”前加“通過”一詞。 二搭配不當,“減少……門檻”搭配不當,應改為“降低……門檻”。 全部改對的只有A。 故選A。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當我在比格爾號皇家軍艦上充當自然學者的時候,我曾深深地被棲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實以及該洲現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質上的關系的一些事實所打動。本書以后幾章將要敘述這些事實。歸國以后,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與這個問題有任何關聯的各種事實,也許能夠對于這個問題得到一些了解。經過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專心思索這個問題,并且寫出若干簡短筆記。1844年,我把這些簡短筆記擴大為結論的綱要,這些結論我當時認為是正確的。從那時起直到現在,我曾不間斷地專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我希望讀者能夠原諒我講這些私事,我之所以說明這些事情,是為了要表明我并沒有輕率地下結論。 現在(1859年)我的工作已將近結束了。但是因為要完成它還需要許多年月,又因為我的健康很壞,所以被催促來發表這個“摘要”。特別誘使我這樣做的原因,是華萊斯先生現在正在研究馬來群島的自然史,對于物種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與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結論。1858年,他寄給我一篇關于這個問題的論文,并且要求我把它送給賴亦爾爵士。賴亦爾爵士把這篇論文交給林那學會,并刊登在第三卷會報上。賴亦爾爵士和虎克博士是知道我的工作的人,虎克博士曾讀過我1844年的“綱要”。他們給我榮譽,認為可以把我的原稿中的若干提要和華萊斯的優秀論文同時發表。 4. 對原文中加點的“這個問題”所指代的內容,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 我在比格爾號皇家軍艦上充當自然學者時的經歷。 B. 我深深地被棲息在南美洲的生物的一些事實所打動。 C. 生物的分布以及現存生物與古生物在地質上的關系 D. 耐心地搜集和思索棲息在南美洲的生物的有關事實。 5. 下列不能看做“我并沒有輕率地下結論”的理由的一項是( ) A. 在1837年就想到耐心搜集與問題有關的各種事實的重要性。 B. 經過五年的工作之后,專心思索問題并寫出了若干簡短筆記。 C. 1844年,把簡短筆記擴大為當時認為是正確的結論的綱要。 D. 綱要完成之后起直到現在,對同一事物的研究不曾間斷過。 6. 根據原文,對作者之所以早日發表“摘要”的原因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現在的研究工作已將近結束,新的研究還沒有確定。 B. 完成全部研究需要許多年月,目前的健康狀況不好。 C. 華萊斯先生也在研究物種起源問題,并寫出了論文。 D. 賴亦爾爵士和虎克博士肯定了研究的價值并提出發表建議。 【答案】4. C 5. A 6. A 【解析】 【4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重點詞語含義的理解能力。 C項,“這個問題”在文章第一段第三句,通常情況下,代詞所帶內容都在上文,通過閱讀,發現問題在第一句中,抓住“我曾深深地被棲息在南美洲的生物分布的一些事實以及該洲現存生物和古生物在地質上的關系的一些事實所打動”可知,問題為“生物的分布以及現存生物與古生物在地質上的關系”。 故選C 【5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分析能力。 A項,“在1837年就想到耐心搜集與問題有關的各種事實的重要性”錯誤。由第一段最后一句“我之所以說明這些事情,是為了要表明我并沒有輕率地下結論”可知,“我并沒有輕率地下結論”的理由是指“這些事”,“這些事”就是前文所說的“經過了五年的工作之后,我曾專心思索這個問題,并且寫出若干簡短筆記。1844年,我把這些簡短筆記擴大為結論的綱要,這些結論我當時認為是正確的。從那時起直到現在,我曾不間斷地專心于同一事物的研究”,由“在1837年我就想到,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與這個問題有任何關聯的各種事實,也許能夠對于這個問題得到一些了解”可知,選項只是強調作者很早就有“如果耐心地搜集和思索可能與這個問題有任何關聯的各種事實,也許能夠對于這個問題得到一些了解”這一想法,與理由無關。 故選A。 【6題詳解】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A項,“現在的研究工作已將近結束,新的研究還沒有確定”錯誤。這道題篩選范圍在文章第二段。由第二段“因為我的健康很壞”“特別誘使我這樣做的原因,是華萊斯先生現在正在研究馬來群島的自然史,對于物種起源,他得到了差不多與我完全相同的一般結論”可得到理由,而選項“現在的研究工作已將近結束,新的研究還沒有確定”只是對目前的工作情概況的描述,而并不屬于其理由。 故選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