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當前位置: 首頁 > 古詩考題 >

        沈佺期《獨不見》羅公升《戍婦》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5-02-16 22:42
        獨不見
        (唐) 沈佺期
        盧家少婦郁金堂,海燕雙棲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誰謂含愁獨不見,更教明月照流黃!

        戍婦
        (宋) 羅公升
        夫戍關西妾在東,東西何處望相從。
        只應兩處秋宵夢,萬一關頭得暫逢。
        1、從句式特點說說沈詩中“寒砧催木葉”的含義及作用。
        參考答案
        從句式特點上來說,此句是主賓倒置句,正常語序應為“木葉催寒砧”。分明是蕭蕭落葉催人搗衣而砧聲不止,詩人卻故意倒置,以渲染砧聲所引起的心理反應。它催動著閨中少婦的相思,促使她更覺內心的空虛寂寞,更覺不見所思的痛苦。

        解析:回答此題,首先要理解詩歌題目:“獨不見”的是誰?原來她“思而不得見”的是征戍遼陽、十年不歸的丈夫。其次要聯系詩句進行理解,“九月”,秋深了,天涼了,家家戶戶準備御寒的冬衣,有征夫游子在外的人家,就更要格外加緊了!這進一步勾起了少婦心中的愁。事實上,正是寒砧聲、落葉聲匯集起來在催動著閨中少婦的相思。

        2、這兩首詩題材相同,但從不同角度刻畫出了思婦們的心情,請簡要分析。
        答案:沈詩中的盧家少婦感到孤獨、寂寥、失望和擔憂。而羅詩中的戍婦則不同,她既不敢過分樂觀、盲目希冀,又不甘長期為失望和擔憂所折磨,她把與丈夫相逢的僥幸寄托在秋宵夢境中。

        觚析:沈詩中說十年了,夫婿音信斷絕,他現在的處境怎樣?命運是吉是兇?幾時才能回來?還有無歸來之日?……一切都在茫茫未卜之中,叫人連懷念都沒有一個著落。因此,這些長安城南的思婦,在這秋夜春閨之中,心境就不單是孤獨寂寞,也不只是思念、愈想愈怕,以至于不敢想象了。羅詩中的戍婦,在與丈夫各分東西、音訊不通,不知“何處望相從”的情況下,她既不過分樂觀、盲目希冀,又不甘為失望和擔憂所折磨,更不是悲悲切切、惘然無措,她把希望寄托于夢境!但細細品味“只應”“萬一”“暫逢”等詞語便不難理解字里行間透出的無奈之情了。




        相關閱讀

        袁枚《苔》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古詩試題閱讀答案分析
        趙熙《秋夜》閱讀答案
        王令《感憤》閱讀答案
        《北歌 北漠清霜雁飛低》閱讀答案賞析
        王冕《歸來》閱讀答案

        有幫助
        (2)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