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當前位置: 首頁 > 古詩考題 >

        辛棄疾《滿江紅·中秋寄遠》閱讀答案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6-09-05 17:37
        滿江紅•中秋寄遠
        辛棄疾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①橫笛②,一聲吹裂。誰做冰壺③浮世界,最憐玉斧修時節。問嫦娥、孤冷有愁無,應華發。
        云液滿,瓊杯滑。長袖起,清歌咽。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④。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注】①玉纖:女人的手指。②橫笛:簫笛一類的樂器。③冰壺:比喻清澈世界。 ④看承別:別樣看待。
        1.簡要分析這首詞的上闋中“快”、“怕”、“連”、“問”四個字的表達效果。(5分)
        2.簡要概括一下這首詞的下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6分)

        參考答案
        1.“快”字寫出了急切之情。(1分)“怕”字寫出了擔心的意思。(1分)“憐”字表示愛月之心。(1分)“問”字一語雙關,明里關心嫦娥的空冷寂寞,實則是感慨自己的孤獨無助。(2分)
        2.先寫賞月之宴之酒之歌,(2分)后寫賞月之人之嘆之想。(2分)表達了作者渴望月圓人團圓的思想感情。(2分)



        1.此詞中的月亮有什么特點?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5分)
        2.同是望月懷遠,這首詞與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6分)

        參考答案
        1.①浮云遮月。作者用“快”“怕”兩個動詞寫出對月亮被浮云遮住的擔憂,喚來笛聲吹破浮云。②明亮清涼。用冰壺比喻月夜的天地一片清涼潔爽。③中秋月圓。“玉斧修時節”   運用典故,表明剛經玉斧修磨過的月亮,又圓又亮。(給分重點在月亮意象的特點,寫作   技巧對學生來說是難點。1點2分,能答出2點并做簡要分析得5分)
        2.①蘇詞認為即使遠隔千里也能通過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從時間和空間的角度表現出對天下離別之人的美好祝愿以及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3分)   ②辛詞以“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 “人情未必看承別”嘆息月亮圓時少、缺時多,情人之間不得如愿長聚的遺憾。結句又化幽怨的情感為對相逢的期待,想象相聚時向情人     盡情訴說相思之情。(3分)

        譯文
        快上西樓賞月,擔心中秋月有浮云遮擋,不夠明朗。請美人吹笛,驅散浮云,喚出明月。月夜的天地一片清涼潔爽,剛經玉斧修磨過的月亮,又圓又亮。追問月宮里獨處的嫦娥,孤冷凄寂時有沒有愁恨?應該有很多白發。
        回憶當年歌舞歡聚的情景,長袖善舞的佳人,清歌悲咽的佳人為之助興添歡。嘆明月十有八九悖人心意,總是圓時少、缺時多。愿明月如今夜常圓,人情未必總是別離。我欲化離恨為聚歡,待人歸時再細細傾訴。

        簡析
        此詞主旨是表述望月懷人之情。上片先以“快”字點急切之情,又以“怕”字出擔心之意,再以“憐”字表愛月之心,上結一問妙語雙關,明里關懷嫦娥之孤冷,暗中感傷自己之幽獨。下片先寫賞月之宴之酒歌,后述賞月之人之嘆之想,冀月圓說團圓,情溢字里行間。全詞即景生情,借景抒情,有情景交融之妙。



        文章標簽: 月亮   浮云   中秋   嫦娥   冰壺   望月   懷人  




        相關閱讀

        羅隱《桃花》閱讀答案
        梅堯臣《依韻和永叔同游上林院后亭見櫻桃花悉已披
        張潮《商調·黃鶯兒 贈燕》閱讀答案賞析
        杜牧《江上雨寄崔碣》閱讀答案
        《送李端》《喜見外弟又言別》閱讀答案對比賞析
        虞集《【南鄉一剪梅】招熊少府》閱讀答案及翻譯賞

        有幫助
        (8)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