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 宋 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①。 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 [注]①一曲溪之北見第一峰——大王峰,也叫天柱峰。大王峰的左側有幔亭峰,在峭壁上刻有“幔亭”二字,而幔亭峰就是神話故事中武夷君宴請鄉人的所在。宴會之前虹橋架空,宴會之后,虹橋飛斷。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 題為“九曲棹歌”,詩歌首句為“一曲”,故中推知此溪共九處曲折,本詩為第一曲,作者從此處上船。 B. “晴川”,陽光照耀下的溪流,“蘸”是浸的意思。不說倒映水中,而說幔亭峰浸水中,正表現山水融合之美。 C. “虹橋一斷無消息”作者游覽九曲溪,抬頭見彩橋,從而引發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D. “鎖翠煙”寫出了詩人眼中見皆是山巖,看不見綠色,因為濃郁的翠綠之色被封鎖在群山之中,這是九曲溪之奇特之處。 E.本詩在藝術手法上運用了典故的手法,如“虹橋”就是用典;而“鎖翠煙”則用了拈連的藝術手法。 2.全詩抒發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述。(6分) 參考答案 1.CD(虹橋并不是指抬頭看見了彩虹,而是由幔亭峰產生了對神話的聯想,而全詩也不是寫對家鄉親人的思念,而是贊美九曲溪之美景) 2.全詩抒發了作者對一曲溪景物的贊美之情。(2分)既有“鎖翠煙”“蘸晴川”的自然景之美,(2分)也有幔亭峰仙人宴請之人文故事之神奇。(2分) 簡析 “一曲溪邊上釣船,幔亭峰影蘸晴川。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一曲的溪北有高峰聳立,那便是入九曲所見的第一峰——大王峰,也叫天柱峰。大王峰的左側有幔亭峰,在峭壁上刻有“幔亭”二字,而幔亭峰就是神話故事中武夷君宴請鄉人的所在,也就是“幔亭招宴”的所在地。傳說宴會的當天,虹橋架空,群仙駕臨,祥云繚繞,仙樂悠揚,輕歌曼舞,飛觴勸飲。鄉人頂禮膜拜之余,亦皆開懷暢飲。宴罷鄉人歸,風雨驟至,虹橋飛斷,神跡杳然。這一神話傳說,充滿奇詭神秘色彩。民間傳說自從虹橋飛斷之后神仙就不再光臨此地了。唐朝李商隱為此詠道:“只得流霞酒一杯,空中簫鼓幾時回。武夷洞里生毛竹,老盡曾孫更不來。”朱熹所詠的“虹橋一斷無消息,萬壑千巖鎖翠煙”,也正是此意。一曲風景名勝頗多。曲畔的水光石上,有摩崖石刻群可供鑒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