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薩都剌 古徐州形勝,消磨盡,幾英雄?想鐵甲重瞳,烏騅汗血,王帳連空。楚歌八千兵散,料夢魂,應不到江東??沼悬S河如帶,亂山回合云龍。 漢家陵闕動秋風,禾黍滿關中。更戲馬臺荒,畫眉人遠,燕子樓空。人生百年如寄,且開懷,一飲盡千鐘?;厥谆某切比?,倚欄目送飛鴻。 【注釋】①彭城懷古:本詞為作者于后元至二年左遷閩海福建道肅政廉訪司知事,途經徐州時所作。彭城,徐州古稱。②云龍:即云龍山,又名石佛山。山有云氣蜿蜒如龍,故名。③禾黍:《詩經•王風•黍離》序說,西周亡后,周大夫過宗廟宮室,盡為黍離,彷徨不忍去,乃作此詩。后“黍離”“禾黍”被用為感慨亡國,觸景傷情之詞。④戲馬臺:在徐州城南部。項羽觀看士卒操練兵馬的地方。⑤畫眉人:據《漢書•張敞傳》記載,京兆尹張敞擅長為婦畫眉。⑥燕子樓:舊址在徐州城北。原為唐朝貞元年間,武寧節度使張愔為其愛妾、著名女詩人關盼盼所建的一座小樓。 1.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本詞開篇一問,點出了徐州的地理形勢和歷史沉淀,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一句在意境上有異曲同工之妙。 B.“想”字領起“鐵甲重瞳”六句,前三句極狀項羽雄姿英發、兵勢強盛、軍威浩蕩之壯,后三曲寫其兵敗身亡之慘,與之形成鮮明對照,悲壯之感躍然紙上。 C.“空有”二句,緊扣“楚歌”數句詞意而生發,言下之意是,徐州盡管有黃河環衛,青山屏障,但若不會憑借,仍難逃覆亡的命運,揭示了項羽失敗的原因。 D.“漢家”以下五句,通過漢家皇陵荒蕪的景象,以及項羽檢閱兵馬、張敞為妻畫眉和張愔與關盼盼的愛情故事等典故和當前衰景,暗示歷史風流都已為陳跡。 E.“人生百年如寄”基于對英雄的緬懷和對往事的追憶,抒發了人生如匆匆過客般短暫的感慨,“且開懷,一飲盡千鐘”表達了詞人積極向上豪邁曠達的情懷。 2.這首詞與張養浩的散曲《山坡羊•潼關懷古》所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分別是如何表達各自的情感的? (6分) 參考答案 1.CE(C“言下之意是……原因”錯;E“積極向上”不恰切。答對1項記3分,答對2項記5) 2.在情感上:兩者都抒發懷古傷今之情,表達了對繁華已逝、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現實的感慨(1分)。但薩詞還表達了對人生的認識和態度以及大志難伸的惆悵(1分);而張曲還表達了對歷史的本質揭示和對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與關懷(1分)。在抒情方式上:兩者都是觸景生情,都運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和今昔對比的手法(1分)。但薩詞還采用了聯想歷史、借用典故等方式(1分);而張曲則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1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