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 老去轉無飽計,醉來暫豁憂端。 兩鬢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書憤 鏡里流年兩鬢殘,寸心自許尚如丹。 衰遲罷試戎衣窄,悲憤猶爭寶劍寒。 遠戍十年臨的博,壯圖萬里戰皋蘭。 關河自古無窮事,誰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書憤》寫于1197年,作者時年73歲,已退居山陰老家多年?!陡惺铝浴穼懹?3歲時。②的博,山嶺名,在今四川省。皋蘭,山名,在今甘肅省。 1.下列對兩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感事六言》中,詩人借醉酒來暫時忘卻愁恨,他憂愁的是衰老頭白,貧困無飽。 B.《書憤》頷聯寫詩人年老了才穿著緊身的軍衣出征,手握寒光閃閃的寶劍,滿腔悲憤從心頭涌出。 C.《書憤》頸聯是詩人回想曾經近十年駐守在遙遠的的博嶺前哨,還要到萬里皋蘭躍馬橫槍實現宏壯的理想。 D.兩詩都寫到了人雖然鬢發已白,但一顆紅心依然不變。 E.兩詩都運用了比喻、對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鮮明,感情抒發得到強化。 2.請根據“如丹寸心”結合詩作分析兩詩表達的情感的共同點和各自的側重點。(6分) 參考答案 1.A、B(A.表面看如此,聯系《書憤》看,“憂端”絕不只是自身的年老和溫飽,憂的是關河和壯圖。B.頷聯是說年老了就該不穿緊身的軍裝,但不能從軍的我悲憤常在,還想讓寒光閃閃的寶劍刺向敵人的心臟。) 2.①“如丹寸心”是“窮且益堅,老當益壯”的報國赤子之心。兩詩都抒發了強烈的愛國摯情和壯志未酬的憂憤之情。②《感事》言老、言窮、言憂,歸結為言志,抒發老當益壯的壯心豪情。③《書憤》前兩聯身心對比,一是遲暮之態,一是未老雄心,悲憤中流露出奮爭之情。后兩聯今昔對比,回想壯年的豪邁戰斗,慨嘆老年的袖手旁觀,歸結為無可奈何的嘆惋,心情悲痛蒼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