迺賢① 京城燕子,三月盡方至,甫立秋即去。有感而作。 三月京城寒悄悄,燕子初來怯清曉。 河堤柳弱冰未消,墻角杏花紅萼小。 主家簾幕重重垂,銜芹②卻向檐間飛。 托巢未穩井桐墜,翩翩又向天南歸。 君不見舊時王謝多樓閣,青瑣③無塵卷珠箔④。 海棠花外春雨晴,芙蓉葉上秋霜薄。 [注]①迺賢:元代文學家,曾流連京城十年,有從政的愿望卻終無所遇,只能南歸。②芹,指芹泥,即燕子筑巢用的草泥。③青瑣:富貴人家雕鏤成格的窗戶。④珠箔:珠簾。 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歌開頭幾句以春燕之“怯”、河柳之“弱”,花蕾之“小”等物象特征來表現初春之寒意,細致入微。 B.主人家的簾幕重遮,燕子筑巢心切,只能找檐間避風處做窩,可是居留時日不多,又翩然南飛了。 C.詩中寫王謝的富貴繁華,這與燕子暫居京城的處境形成反差,是為了表達了詩人對富貴生活的向往。 D.本詩以景作結,春景明媚清新,秋景凄冷清寒,兩相對比中,透露出詩人對時光飛轉、世事無常的感慨。 16.下列詩句中,與“燕子初來怯清曉” 一句所用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志南《絕句》) B.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積雨輞川莊作》) C.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劉方平《月夜》) D.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17.《烏衣巷》中也寫到了舊時王謝堂前的燕子,請比較《京城燕》與《烏衣巷》兩首詩歌在手法和情感上的不同點。(6分) 烏衣巷 (唐)劉禹錫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注]烏衣巷:金陵城內街名,東晉時王導、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入唐后淪為廢墟。 18.在橫線上填寫作品原句。(12分) ①“水”是詩人筆下常見的描摹對象。如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借“ , ”感慨世事易逝,人生苦短;辛棄疾在《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中用“ , ”表達詩人要克服一切阻力,光復山河的堅定意志和信心。 ②戰爭是我國古代詩文創作的重要題材之一,具有獨特的文化價值和審美內涵?!恫軇フ搼稹分?,曹劌在“齊人敗績”,“公將馳之”時,實地考察“ , ”后,才下令追逐,最終大克齊師,體現了古人高超的戰略思想;而屈原在《國殤》中飽含深情地歌詠為國而死的將士們勇猛不可侵犯的詩句“ , ”,則傳達出一種凜然陽剛之美。 ③中國優秀詩文中不乏表現家國情懷的名篇?!冻鰩煴怼返淖髡咧T葛亮在國家傾覆之時,“ , ”,自此走上了長達二十年的擔當盡忠之路;陸游一生志在恢復中原,《書憤》中“ , ”寫出了開闊、壯盛的戰場畫面,憶及當年宋人抗金的英雄事跡,讓詩人依然懷有慷慨激昂的報國熱情。 參考答案 15.C,“是為了表達詩人對富貴生活的向往”有誤,兩相對比是側重表現京城燕處境的凄涼。 16.D,與題干中的詩句都是擬人。 17.評分要點:每首詩3個評分點,手法1分,分析詩句1分,情感1分。 《京城燕》借物喻人,借寫京城燕在檐間辛勤筑巢,托巢未穩又匆匆南歸的形象,表達作者京城求官,想施展一番抱負卻終無所成的辛酸無奈。 《烏衣巷》運用對比(寓情于景,懷古抒懷),過去棲息在王謝權門高大廳堂屋檐之上的燕子,如今卻是棲息在普通百姓的屋檐之上,以燕子作為見證,表達了對繁華不再、昔盛今衰的慨嘆。 18.①世間行樂亦如此 古來萬事東流水 青山遮不住 畢竟東流去 ②下視其轍 登軾而望之 誠既勇兮又以武 終剛強兮不可凌 ③受任于敗軍之際 奉命于危難之間 樓船夜雪瓜洲渡 鐵馬秋風大散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