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武陵 入市雖求利,憐君意獨真。 欲將寒澗樹,賣與翠樓人。 瘦葉幾經雪,淡花應少春。 長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塵。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詩歌前兩聯是說,賣松人把生長在深山大谷中耐寒的松樹送到長安賣與那些住在翠樓中的富貴人家,作者能理解賣松人的這種求利心情。 B.詩歌的后兩聯是說,松樹的“瘦葉”“淡花”是不被欣賞的,因為長安富貴人家喜歡的是妖艷媚俗的桃李。 C.作者對賣松人的不合時宜的做法進行了嘲諷,也對長安富貴人家不識松樹價值的鄙薄進行了批判。 D.本詩寫法上多用對比。比如“寒澗”“翠樓”的對比,“瘦葉”“淡花”與“桃李”的對比,更能突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意思。 15.本詩語言婉而多諷,請結合全詩進行賞析。(6分) 參考答案 14.C.作者并沒有嘲諷賣松人,只是進行規勸,曉瑜。 15.參考答案:(1)本詩“婉”體現在巧用比喻手法。用“松樹”喻有德有才之人,用“翠樓人”喻朝廷掌權之人,用“桃李”喻趨時媚俗無德之人。言在此而意在彼,用語委婉。 (2)本詩的“諷”體現在對社會現實的諷刺。詩人所諷喻的是:一切像松樹一樣正直而有才干的人,不用到長安來謀求出路,絕不會得到這個朝廷掌權之人的重視,他們所需要的是像桃李一樣趨時媚俗之人。 (這是一首諷刺詩,但語言含蓄委婉。第一點答“象征”也對,結合全詩對“婉”“諷”理解對就可給分,答對一點3分) 參考譯文 你把松樹送到市場上去賣,我贊賞你的好意。 你想把耐寒的松樹,賣給京城里的富貴人家。 松樹的細葉能夠幾經風雪,但松花淡淡的,不算美麗。 長安歷來只看重桃李芬芳的艷色,可憐這些松樹白白的染上六街的灰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