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子昂 金天方肅殺,白露始專征。 王師非樂戰,之子慎佳兵。 海氣侵南部,邊風掃北平。 莫賣盧龍塞②,歸邀麟閣③名。 【注】①本詩寫于公元696年,契丹孫萬榮、李盡忠發動叛亂,梁王武三思赴邊討伐。崔融時任著作佐郎,隨軍出征。②盧龍塞:即當時北平郡的邊境要塞。曹操北征烏桓時,田疇獻策自盧龍口進軍,曹操從之,果獲大勝,論功行賞時,田疇拒不接受,說:“豈可賣盧龍塞以易賞哉!”③麟閣:即麒麟閣,漢宣帝時曾畫霍光等十一名功臣像在此閣中,以表彰他們的功績。這里借指對功勛的表彰。 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頷聯一方面歌頌王師是非好戰的仁義之師,另一方面也勸誡友人慎用兵力。 B.尾聯運用盧龍塞和麒麟閣的典故,委婉規勸友人要積極為國效力,建功立業。 C.全詩用典豐富,感情真摯感人,表達了對友人真切深厚的感情。 D.全詩語言質樸自然,寫景議論不事雕琢,詞句鏗鏘,撼人心魄。 15.詩歌首聯和頸聯描寫了兩個具體場景,請結合全詩分析它們各自的作用。(6分) 參考答案 14、B 委婉規勸友人要積極為國效力,建功立業”是錯誤的。尾聯反用盧龍塞和麒麟閣的典故,委婉規勸友人不要為了貪功而邀賞,希望他們能像田疇那樣淡泊明志,以國家大義為重。 15、①首聯點明出征送別的季節在秋季,渲染了蕭條肅殺的氣氛,引出下文體現王師征伐的浩然正義之感;②頸聯表現戰場的環境,象征王師不可阻擋的氣勢,暗示詩人對此次征戰勝利的信心,為下文規勸友人作鋪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