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侯中丞流康州① 劉長卿② 長江極目帶楓林,匹馬孤云不可尋。 遷播共知臣道枉,猜讒卻為主恩深。 轅門畫角三軍思,驛路青山萬里心。 北闕九重誰許屈,獨看湘水淚沾襟。 (注)①侯中丞,即侯令儀,浙西節度使。唐上元中劉展之亂江淮失守,江淮都統李峘歸罪于侯令儀,令儀坐除名,長流嶺南康州。②寫作本詩時劉長卿謫居江浙。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抓住“長江”“楓林”“匹馬”“孤云”等意象,渲染了送別時凄清孤寂的氛圍,寫出了詩人內心的悵惘。 B.頸聯上句想象侯中丞流放康州后,將憑借其才華在軍營中一展身手,贏得軍士愛戴,表達了作者對他的期許。 C.頸聯下句寫詩人對友人的牽掛之情會隨著他流放之路而到萬里之外,“青山”“萬里”使全詩情懷更加深遠。 D.這首詩寫景虛實相生,用典自然貼切,語言凝重有力,寄慨沉郁悲涼,表達了作者對友人真摯深厚的情誼。 16.詩的尾聯提及屈原與湘水,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5.B 16.①屈原精忠報國卻蒙冤被流放湘江,以屈原類比侯中丞,表達對他忠而被放的理解與同情;②表達了對朝廷昏昧、無人仗義執言的不平;③隱含了同為逐臣仕途不順的自傷。 【解析】 15. 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解讀詩歌的能力。 B.“想象侯中丞流放康州后,將憑借其才華在軍營中一展身手,贏得軍士愛戴”錯。“轅門畫角三軍思”是說侯中丞走后三軍對他的思念,不是想象他流放到康州的情景。 故選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