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古詩考題 >

                盧綸《晚次鄂州》閱讀答案及全詩翻譯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5-11-05 22:12
                晚次鄂州
                 盧綸
                云開遠見漢陽城,猶是孤帆一日程②。
                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③。
                三湘愁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④。
                舊業已隨征戰盡,更堪江上鼓鼙聲⑤。

                【注解】
                ①晚次:指晚上到達。鄂州:唐時屬江南道,在今湖北鄂州市。
                ②漢陽城:今湖北漢陽,在漢水北岸,鄂州之西。一日程:指一天的水路。
                ③估客:商人。舟人:船夫。夜語:晚上說話。舟人夜語覺潮生:因為潮生,故而船家相呼,眾聲雜作。
                ④三湘:湘江的三條支流漓湘、瀟湘、蒸湘的總稱。在今湖南境內。由鄂州上去即三湘地。這里泛指漢陽、鄂州一帶。愁鬢逢秋色,是說愁鬢承受著秋色。這里的鬢發實已衰白,故也與秋意相應。
                ⑤更堪:更難堪,猶豈能再聽。征戰:指安史之亂。江:指長江。鼓鼙:軍用大鼓和小鼓,后也指戰事。

                相關試題
                (1)請簡要分析首聯中“遠見”“猶是”所蘊涵的作者的情感變化。
                (2)請從情與景的角度分析頸聯“三湘衰鬢逢秋色,萬里歸心對月明”。
                閱讀答案:
                (1)“遠見”表達了作者遠遠望見漢陽時的喜悅之情,“猶是”,突顯出作者對仍有“一日程”的惆悵之情;一聯之內,作者情感由喜悅驟轉至惆悵,賦予詩歌內容跌宕起伏的意味。
                (2)借景抒懷(或借景抒情)。時值寒秋,無限的惆悵已使“我”兩鬢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卻馳往故鄉,獨對明月,歸思更切。(意對即可)

                (3)俞陛云《詩鏡淺說》云:“其起句情景真切。句法亦紆徐有致。”請說說“遠見……猶是……”這一句是怎樣細膩地表達了作者的情感的?(4分)
                答案:江天浩淼,遠見漢陽城郭,為看到行旅目標越來越近兒寬慰、慶幸;而江闊帆遲,還有整整一天的航程,為漂泊生涯而感到傷感、厭倦。(喜悅之情2分,旅途漂泊的厭倦2分)
                (4)有人說鼓鼙聲使作品獨辟境界,主題更加深刻,鼓鼙聲在這里指的是什么?作品表達了怎樣的主題?
                答案:“鼓鼙聲”借指戰爭,作者交代了漂泊生涯的原因,將羈旅的無聊、厭倦,理想的落空和戰爭聯系起來,更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厭惡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借指內容1分,交代原因1分,對戰爭的厭惡或對國家命運的擔憂2分)

                (5)這首詩主要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4分)
                答:這首詩主要抒寫厭戰、傷老、思歸之情, “歸心”是全詩之眼。首聯一個“猶”字,道出詩人歸鄉的急切心情,一個“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緒。頷聯寫旅途中內心的紛亂不寧之情。頸聯進一步寫內心紛亂的原因。 “三湘”“萬里”, 寫的是戰爭的境遇和身世的飄零, “衰鬢”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 的肅殺增添了內心的孤苦。“明月”,更增添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尾聯把這種憂心愁思更加深化了,“舊業”已隨著戰亂而化為烏有,而江上仍然傳來戰鼓聲聲,詩人把這一切的根源歸結為戰爭,思歸的同時顯露出對戰爭的厭惡和傷時之情。

                二:
                1.嚴羽認為:“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謫,行旅、離別之作。”試分析這首行旅詩中的頷聯“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好在哪里?(5分)
                2.這首詩主要抒發了詩人哪些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1)頷聯對仗工整,內涵深刻,含蓄蘊藉。(2)上句是動中寫靜,白日舟行水上,同船的商賈酣然入睡,足見江上風平浪靜;下句是靜中寫動,晚上夜深人靜,忽聞舟人低語,可知江潮漲起。(3)這一聯明寫詩人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暗寫他晝夜難眠的紛亂思緒。(3個要點中,答對1點給2分,答對兩點給滿分)
                2.這首詩主要抒寫思歸、傷老、厭戰之情。
                ⑴首聯一個“猶”字,道出詩人歸鄉的急切心情,一個“孤”字,流露出旅途的寂寞情緒。頷聯寫旅途中內心的紛亂不寧之情。頸聯進一步寫內心紛亂的原因。“明月”,更增添了詩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⑵“三湘”“萬里”, 寫的是戰爭的境遇和身世的飄零, “衰鬢”想到了人生易老,“秋色” 的肅殺增添了內心的孤苦。
                ⑶尾聯把憂心愁思更加深化了,“舊業”已隨著戰亂而化為烏有,而江上仍然傳來戰鼓聲聲,詩人把這一切的根源歸結為戰爭,思歸的同時顯露出對戰爭的厭惡和傷時之情。(答對1 點給2分,3點共6分)


                1.下列對詩的內容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云開霧散,可以望見遠遠的漢陽城;估計起來,這孤舟還須一日的路程。
                B.商賈們白日睡覺,是知道風平浪靜;船夫們夜里呼喊,才發覺水漲潮生。
                C.鬢發衰白,與三湘的秋色交相輝映;離家萬里,一片歸心伴著明月前行。
                D.我想起家業,早已隨戰爭蕩然無存;只希望再在江上,聽到頻繁的軍鼓聲。
                2.下列對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寫“晚次鄂州”的心情 ;頷聯寫晚次鄂州的景況;頸聯寫“晚次鄂州”的聯想;尾聯寫“晚次鄂州”的感慨。
                B.這首詩截取飄泊生活中的片斷,反映了百姓窮困潦倒的社會背景。
                C.“估客晝眠知浪靜,舟人夜語覺潮生。”是動中寫靜,靜中寫動的名句。
                D.詩中流露厭戰,傷老,思歸之情。
                參考答案
                1.D (不是希望再在江上聽到軍鼓聲)
                2.B


                ①晚次:指晚上到達。鄂州:唐時屬江南道,在今湖北鄂州市。安史之亂前期,詩人為避戰亂浪跡天涯,這首詩是他在南行途中寫的。
                14. 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正確的兩項是(   )(   )
                A. 首聯“遠見”“猶是”兩詞,描寫詩人遠遠望見漢陽城,將要到達目的地的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B. 頷聯中“估客”,即商賈。同船的商賈白天倚窗托枕,竟能酣然入夢,不言而喻,此時江面風平浪靜。
                C. 頸聯詩人即景生情:時逢悲秋,我雖人往三湘走,心卻馳回故鄉。用一“逢”字,將萬端愁情與秋色的萬般凄涼聯系起來。
                D. 尾聯抒寫感慨,多年征戰業已結束,已能聽到江上傳來升平的鼓鼙之聲。
                E. 本詩首聯寫“晚次鄂州”的心情,頷聯寫“晚次鄂州”的景況,頸聯寫“晚次鄂州”的聯想,尾聯寫“晚次鄂州”的感慨,構思精妙,善于用典,讀來饒有興味。
                15.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
                14. BC    (A項,“猶是”一詞,即猶有船行一天的航程,表現詩人的失落之情。D項,因為戰亂,詩人以前的家業喪失殆盡,然烽火硝煙未斷,江上仍不時傳來戰鼓雷鳴之聲。E項,構思上不事典故,語言平實。)
                15. ①行旅過程的孤苦之情。首聯由喜上心頭到失落,感情一揚一抑,表現詩人旅程孤凄苦悶;頷聯白描船中耳聞目睹之事,借船中常景,表現行旅生活的枯澀乏味。②強烈的思鄉之情。頸聯寫晚次鄂州的聯想,人往三湘,對月思歸,表現強烈的思鄉之情。③傷時、厭戰之情。尾聯寫所到之處,無不戰云密布,“舊業”已隨著戰亂而化為烏有,而江上仍然傳來戰鼓聲聲,思歸的同時顯露出對戰爭的厭惡和傷時、憂國之情。


                【參考譯文】
                云開霧散,可以望見遠遠的漢陽城;
                估計起來,這孤舟還須一日的路程。
                商賈們白日睡覺,是知道風平浪靜;
                船夫們夜里呼喊,才發覺水漲潮生。
                鬢發衰白,與三湘的秋色交相輝映;
                離家萬里,一片歸心伴著明月前行。
                我想起家業,早已隨戰爭蕩然無存;
                那堪再在江上,聽到頻繁的軍鼓聲?

                【賞析】
                 《全唐詩》于此篇題下注“至德中作”,時當在安史之亂的前期。由于戰亂,詩人被迫浪跡異鄉,流徙不定,曾作客鄱陽,南行軍中,路過三湘,次于鄂州,而寫了這首詩。
                這是一首即景抒懷的詩。首聯寫“晚次鄂州”的心情。濃云散開,江天晴明,舉目遠眺,漢陽城依稀可見,因為“遠”,還不可及,船行尚須一天。這樣,今晚就不得不在鄂州停泊了。詩人由江西溯長江而上,必須經過鄂州(治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直抵湖南。漢陽城在漢水北岸,鄂州之西。起句即點題,述說心情的喜悅,次句突轉,透露沉郁的心情,用筆騰挪跌宕,使平淡的語句體現微妙的思致。詩人在戰亂中風波漂泊,對行旅生涯早已厭倦,巴不得早些得個安憩之所。因此,一到云開霧散,見到漢陽城時,怎能不喜。“猶是”兩字,突顯詩人感情的驟落。這二句,看似平常敘事,卻仿佛使人聽到詩人在撥動著哀婉纏綿的琴弦,傾訴著孤凄苦悶的心曲,透紙貫耳,情韻不匱。
                次聯寫“晚次鄂州”的景況。詩人簡筆勾勒船艙中所見所聞:同船的商賈白天水窗倚枕,不覺酣然入夢,不言而喻,此刻江上揚帆,風平浪靜;夜深人靜,忽聞船夫相喚,雜著加纜扣舷之聲,不問而知夜半漲起江潮來了。詩人寫的是船中常景,然而筆墨中卻透露出他晝夜不寧的紛亂思緒。所以盡管這些看慣了的舟行生活,似乎也在給他平增枯澀乏味的生活感受。
                三聯寫“晚次鄂州”的聯想。詩人情來筆至,借景抒懷:時值寒秋,正是令人感到悲涼的季節,無限的惆悵已使我兩鬢如霜了;我人往三湘去,心卻馳故鄉,獨對明月,歸思更切!“三湘”,指湖南境內,即詩人此行的目的地。而詩人的家鄉則在萬里之遙的蒲州(今山西永濟)。秋風起,落葉紛下,秋霜落,青楓凋,詩人無賞異地的秋色之心,卻有思久別的故鄉之念。一個“逢”字,將詩人的萬端愁情與秋色的萬般凄涼聯系起來,移愁情于秋色,妙合無垠。“萬里歸心對月明”,其中不盡之意見于言外,有迢迢萬里不見家鄉的悲悲戚戚,亦有音書久滯縈懷妻兒的凄凄苦苦,真可謂愁腸百結,煞是動人肺腑。
                末聯寫“晚次鄂州”的感慨,寫詩人有家不可歸,只得在異域他鄉顛沛奔波的原因。最后二句,把憂心愁思更加地深化了:田園家計,事業功名,都隨著不停息的戰亂喪失殆盡,而烽火硝煙未滅,江上仍然傳來干戈鳴響,戰鼓聲聲。詩人雖然遠離了淪為戰場的家鄉,可是他所到之處又無不是戰云密布,這就難怪他愁上加愁了。詩的最后兩句,把思鄉之情與憂國愁緒結合起來,使此詩具有更大的社會意義。
                這首詩,詩人只不過截取了飄泊生涯中的一個片斷,卻反映了廣闊的社會背景,寫得連環承轉,意脈相連,而且迂徐從容,曲盡情致。在構思上,不用典故來支撐詩架;在語言上,不用艷藻來求其綺麗;在抒情上,不用潑墨來露出筋骨。全詩淡雅而含蓄,平易而熾熱,讀來覺得舒暢自若,饒有韻味。


                文章標簽: 思鄉   明月   寂寞   孤帆     憂國   寫景   抒情  




                相關閱讀

                王昌齡《送郭司倉》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胡銓《好事近·辛未九月望和答慶符》閱讀答案及賞析
                毛滂《雨中花·武康秋雨池上》閱讀答案
                陸游《謝池春·壯歲從戎》閱讀答案及賞析
                白居易《戲問山石榴》楊萬里《杜鵑花》閱讀答案
                杜甫《日暮》閱讀答案附翻譯賞析

                有幫助
                (90)
                ------分隔線----------------------------
                ? 女性体内射精的味道多久消除掉
                <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