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注釋】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因為小,故稱泉眼。②晴柔:晴天柔和的風光。③尖尖角:還沒有放開的嫩荷葉的尖端。 【譯文】 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閱讀訓練及答案】 (1)這首詩清新活潑,情趣盎然。請你展開合理想像,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一、二兩句所表現的畫面具體地描述出來。 (2)詩的三、四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頭”歷來為人們所推崇,原因是什么?請作簡要分析。 (3)這首詩寫景很別致,能體現“小”的景物有哪些? (4)請你說說“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比喻義。 (5)“惜”字和”愛”字用得好在哪里?小荷才露尖尖角”一句,人們常用來贊美什么? 答案: (1)(準確體現原詩的意思,1分;語言具體形象,1分。共2分)示例:清幽靜謐的小池里,澄澈透明的水流從細小的泉眼中緩緩而出,輕輕悠悠,悄無聲息;柔和煦暖的斜陽下,池邊的綠樹將自己的身影倒映在晶瑩剔透的水面上,風姿綽約,媚態可掬。池水無聲人有情,好一幅小巧精致、柔美和諧的宜人畫面! (2)(賞析角度合理,1分;語言流暢,清楚明白,1分。共2分)示例:這兩句詩選景角度巧妙自然,極富生活情趣。一個“才露”,一個“早立”,前后照應,逼真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 (3)泉眼、細流、尖尖角、小池(題目) (4)比喻新人嶄露頭角或新生事物剛剛出現。 (5)詩人以一個”惜”字和”愛”字賦予泉眼、樹蔭以人的感情。泉眼愛惜,樹蔭愛戀,富有情趣。這句詩常被人們引用來贊美年輕人在學業、事業等方面取得優異成績,初露頭角,前程遠大。 二: (1)小池風物有哪些特點? (①小巧,所選風物均有“小”的特點,泉眼,細流,小荷,、尖尖角,尖尖角上的蜻蜓自然是小蜻蜓,再加上“小池”,總體形象小巧玲瓏。②靈動,“惜”“愛”“露”“立”寫出池中風物的動態美。③有情感,泉眼對細流的“愛”,蜻蜓對小荷的期盼和依戀,都饒有情趣。) (2)詩緊緊圍繞試題“小池”來選擇景物,試做簡要賞析。 (用“眼”形容泉小,用“無聲”說明流細,“尖尖角”說明荷葉初生,也突出了小蜻蜓為小動物。作者所選景物小巧、天真、有趣。) (3)這首詩歌有什么深刻寓意?請用一句話表達。 (新生事物雖稚嫩但充滿生機。) (4)在這首小詩中,“小池”是一個具有怎樣意境的所在?請作簡要的賞析(不少于60個字)。 答: 小池是一個清幽、精致、溫馨,充滿生機和情趣的所在。一眼清泉,汩汩細流,噴也無聲,流也無聲——恬淡安謐。小小荷花,蓓蕾初成,孕著奇胎,即將綻放……就引得蜻蜓急不可待地立于“尖尖角”之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這兩句詩,歷來膾炙人口,原因是隱喻著人才剛剛顯露出才能,就受到了愛才者的關注,于是呵護,于是培養,于是終于茁長為參天大樹! 賞析: 此詩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 這首詩描寫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 開頭“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兩句,把讀者帶入了一個小巧精致、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一道細流緩緩從泉眼中流出,沒有一點聲音;池畔的綠樹在斜陽的照射下,將樹陰投入水中,明暗斑駁,清晰可見。一個“惜”字,化無情為有情,仿佛泉眼是因為愛惜涓滴,才讓它無聲地緩緩流淌;一個“愛”字,給綠樹以生命,似乎它是喜歡這晴柔的風光,才以水為鏡,展現自己的綽約風姿。 三、四兩句,詩人好像一位高明的攝影師,用快鏡拍攝了一個妙趣橫生的鏡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時序還未到盛夏,荷葉剛剛從水面露出一個尖尖角,一只小小的蜻蜓立在它的上頭。一個“才露”,一個“早立”,前后照應,逼真地描繪出蜻蜓與荷葉相依相偎的情景。 楊萬里寫詩主張師法自然,他對自然景物有濃厚的興趣,常用清新活潑的筆調,平易通俗的語言,描繪日常所見的平凡景物,尤其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及稍縱即逝的變化,形成情趣盎然的畫面,因而詩中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