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夜 吳兆騫 穹帳連山落月斜,夢回孤客尚天涯。 雁飛白草年年雪,人老黃榆夜夜笳。 驛路幾通南國使,風云不斷北庭沙。 春衣少婦空相寄,五月邊城未著花。 【注】①詩人因科場案而流放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二十余年,此詩約作于抵寧古塔三年之時。②連山:就著山勢。③北庭:漢時北匈奴所居之地,這里指詩人所居之地。 (1)詩歌第二聯是如何寫景的?請簡要分析(4分) (2)結合詩歌尾聯,對“空”字加以賞析。(4分) (3)詩歌的頷聯是從哪些角度描寫邊地景物的?請簡要分析。 (4)詩人在尾聯中為什么說“空相寄”?這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5)詩歌的第二聯是用什么手法從哪些角度描寫邊地景物的?請簡要分析(5分) (6)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析(6分) 參考答案: (1)①動靜結合, “雁飛”是動景,“白雪”是靜景,動靜結合,寫出了邊地特有的景象。 ?、谝暵牻Y合,“雁飛”“白草”“雪”“黃榆”是目中所見,“笳”聲是耳中所聞,調動視覺聽覺,給人身臨其境之感。 ?、凵庶c染(或色彩渲染),“白”“黃”的色彩點染,寫出了邊地景色的單調。(任選其中兩點即可,對1點得2分) (2)(4分)“空”字,寫出了因為邊城苦寒,五月還未見花開,因而妻子給自己寄來的春衣,白白空放在那里穿不著。(2分)表達了詩人對妻子白花一番心意的疼惜和相思之情,同時也表達了詩人身處苦寒邊地的孤獨與無奈。(2分) (3)①動靜角度,“雁飛”是動景,“白雪”是靜景,動靜結合,寫出了邊地特有的景象。②視聽角度,“雁飛”“白草”“雪”“黃榆”是目中所見,“笳”聲是耳中所聞,調動視覺聽覺,給人身臨其境之感。③色彩角度,“白”“黃”的色彩點染,寫出了邊地景色的單調。(任選其中兩點即可,對1點得2分) (4)“空相寄”一個“空”,就是“白”寄了,寄了也沒用的意思。已經是5月份了,家里面的妻子寄來春衣,但是根本就沒有用,因為邊境“五月未著花”、說明還很寒冷,詩人還在穿棉襖。說明家里面的人并不清楚詩人的生活狀況,表達了詩人對家鄉親人的思念和獨身邊塞無人相知的孤獨寂寥。 (5)動靜結合,“雁飛”是動景,“白雪”是靜景,動靜結合,寫出了邊地特有的景象。(2分);(2)視聽角度,“雁飛”“白草”“雪”“黃榆”是目中所見,“笳”聲是耳中所聞,調動視覺聽覺,給人身臨其境之感。(2分)(3)色彩點染(或色彩渲染),“白”“黃”的色彩點染,寫出了邊地景色的單調。(1分) (6)表達了詩人身處苦寒邊地的憂愁與無奈。(“空”表現出無奈,沒有這一點的扣1分)(3分)妻子白白寄來了春裝,因邊地五月仍然不見春意,“春衣”無法穿在身上,側面寫出了邊塞的苦寒。(3分) 二 1、下列對這首清詩內容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 首聯著力表現眼前的實景,落月的寒光斜照著自己所住的穹帳,自己仍舊身在天涯塞北,寄無限深情于眼前景物的點染中。 B. 頷聯接著進一步寫塞外的景色和自己的感觸。每當邊草變白大雪飄飛的時候,自己卻只能夜夜一直面對黃榆,靜聽胡笳悲聲,坐等衰老。 C. 當南國驛使幾度來到塞北時,家中妻子給他捎來一封家信,或幾件衣物??墒潜眹逶铝巳允沁B續不斷地風云變幻、飛沙走石的惡劣天氣。 D. 尾聯作者感嘆有了春衣也白搭。一個“空”字,既道出了詩人對妻子白花一番心意的疼惜,又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繁花盛開之景的期盼。 E. 本詩借景抒情,托物興懷,明寫塞北景色,暗含南國風情,景中寄情,于蒼涼凄清中蘊雄渾,于孤獨哀怨中含溫馨。 2、詩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合全詩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AD。解析:A項首聯寫景為實,寫夢為虛,運用了虛實結合的手法。D項表達的不是“對春天繁花盛開之景的期盼”,而是用江南的五月繁花來襯托所在之地出奇的寒冷與荒涼。(對1個給2分,對2個給5分) 2、①“孤客”“尚天涯”表達了詩人遠離家鄉的孤獨之情,“夢回”“雁飛”“落月”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②“人老黃”表達詩人青春已逝的愁苦;③“風云不斷”“空”妻子白白寄來了春裝,因邊地五月仍然不見春意,表達了詩人被貶流放,身處苦寒邊地的憂愁與無奈。(每點2分,共6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