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賓 翠荷殘,蒼梧墜。千山應瘦,萬木皆稀。蝸角名,蠅頭利,輸與淵明陶陶醉。盡黃菊圍繞東籬,良田數頃,黃牛一只,歸去來兮。 注:滕賓,元至大年間任翰休學士,出為江西儒學提舉,后棄家八天臺為道士。 1.曲中“蝸角名”和“蠅頭利”指什么?這樣寫有何表達效果? 2.“輸與淵明陶陶醉”一句,“輸”字用得妙,你認為妙處何在? (3)該散曲的曲牌名是 ,散曲中的“千山應瘦,萬木皆稀”運用了和 的修辭手法。(3分) (4)這首散曲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全曲簡要分析。(5分) 試題答案: 1.指的是像蝸角一樣的虛名和蠅頭般的小利(1分)。詩中用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動地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的蔑視與厭惡之情(2分)。 2.輸即輸給之意(1分),坦誠地表達作者對陶淵明的傾慕和未能早日歸隱的悔恨(2分) (3)普天樂 對偶 比擬 (4)鄙視、批判官場的名利,如“蝸角名,蠅頭利”;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園歸隱生活,作者構想了“黃菊圍繞東籬,良田數頃,黃牛一只”的美好田園生活圖景,結尾又以“歸去來兮”表達浩然歸隱之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