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王維《少年行》(其三) ![]() 在中國古典詩詞史上,王維以山水詩著稱,與孟浩然并稱“王孟”,歷來的詩論者也往往視王維為隱逸詩人。其實,王維早年懷有建功立業、功成身退之志:“濟人然后拂衣去,肯作徒爾一男兒”(《不遇詠》)。因此,他在《少年行》(其三)里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武藝超群、剛猛頑強、勇于殺敵、戰功顯赫的少年英雄的形象。顯然,在這少年英雄的身上寄寓了詩人早年的理想、豪情 王維的《少年行》,詠少年英雄,圍繞“英雄”做文章。首句狀其射技超群。詩人攝取了少年的一個造型:英雄力大無比,技高絕倫,可左右開弓,兩手同時掰開兩張硬弓。如此技能自然令人刮目相看。次句狀其臨陣膽氣。“虜騎千重”,少年英雄豪氣沖天,闖將過去,如入無人之境。這兩句內容上互為因果,一個氣貫斗牛、武藝高強的少年形象躍然紙上。第三句摹其戰斗風姿。詩人以“金鞍”為映襯,鏡頭對準“偏坐”這一姿勢,又以“調白羽”(箭在弦上)這一特寫鏡頭,突出了詩中主人公的雄姿英發。最后一句繪其赫赫戰果。借“五單于”紛紛被射下馬鞍的畫面,再現少年英雄所向無敵,殺得匈奴潰不成軍的輝煌戰績。全詩借助四幅有內在聯系的畫面,分別從少年的“技”、“膽”、“姿”、“績”方面下筆,成功地塑造了一個威風凜凜、馳騁沙場的少年英雄的形象,構思巧妙,令人贊嘆不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