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風景秀麗,香爐峰的瀑布尤為壯觀,這是李白五十歲左右隱居廬山時寫的一首風景詩。這首詩形象地描繪了廬山瀑布雄渾、奇異、壯麗的景象,字里行間都流露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無限熱愛的情懷。用夸張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描繪了瀑布的形象:“飛流”是寫山高水急,“直下”是描繪瀑流直瀉,“三千尺”是夸張瀑布的壯觀,可以說字字珠磯,無一虛設。最后一句把瀑布比作璀璨的銀河,既生動又貼切,而其中一個“疑”字率直道破是詩人的想象。這首詩運用了比喻、夸張和想象等多種藝術表現手法,構思奇特而又精巧,語言洗煉明快而又生動形象。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廬山香爐峰的瀑布古今文明,除了它本身奇麗壯觀、令人驚嘆,還得歸功于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李白在這首詩中從遠處觀望瀑布時所看到的壯麗景象:高高的香爐峰頂上煙氣蒙蒙、云霧繚繞,在日光照射下,好似縷縷紫煙從香爐中升起。紫色的云霧下,一道瀑布像一匹巨大的白綢掛在山前。那瀑布從高高的山巔噴涌而出,沿著陡峭的山壁飛流直下,真是氣勢磅礴,一瀉千丈。仰望云端,詩人忽然產生了一個奇妙的想象:這該不是天上的銀河落到了人間吧?詩人的想象是奇特的,使人驚心動魄的,但又是生動逼真的。讀到這里,我們似乎也看到了那銀色的瀑布,在青山藍天、紫煙紅日的映襯下飛流而來,似乎還可以聽到它撞擊崖石時發出的隆隆轟鳴聲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