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鄭板橋 霧裹山疑失,雷鳴雨未休。 夕陽開一半,吐出望江樓。 (1)“霧裹山疑失“一句中的詩眼是什么?請簡要分析。 (2)些詩題為《江晴》,詩人卻先從霧雨寫起,說說作者這樣安排的好處。 參考答案 (1)“裹”,包裹之意,運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霧氣濃重,翻滾卷動,山峰被包裹得嚴嚴實實的情形。 (2)作者采用了反襯的手法,寫霧之濃,雨之大,是為下文寫“江晴”蓄勢,鮮明地突出了雨過天晴景色之奇妙,同時使詩歌更具層次感。 詩意: 山被濃霧籠罩仿佛看不見了,雷聲轟鳴雨還沒有停止。陽光一束從云隙照射望江樓,樓好像從空中吐出一樣。 ![]() 簡析: 《江晴》是清代文學家鄭板橋的五言絕句,該五言絕句有2首。寫景、論書畫手法是這2首絕句的主題。 詩均作于焦山,詩人將偶然的想法記錄下來,屬于遣興詩。 第一首詩寫夏日雷雨的奇特景致。雨還沒有完全停住,就出太陽了,大雨織成的霧網既已散去,當然也就看得見望江樓了。一個“吐”字,照應了前句“山疑失”,用擬人手法寫出了動態效果。 第二首詩是一首談論畫藝的詩。鄭板橋是一位著名的書畫家,在詩中談論了筆法、墨法的細微差別,的確是切身體會。 江晴 (一) 霧裹山疑失,雷鳴雨未休。 夕陽開一半,吐出望江樓。 (二) 天陰作圖畫,紙墨俱潤澤。 更愛嫩晴天,寥寥三五筆 詩意: 因天陰空氣潮濕,所以宣紙、松煙墨料都易于濕潤,也就便于作畫。而我更愛初晴的天氣,紙墨轉干,畫起寫意畫來寥寥幾筆就顯得特別輕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