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當前位置: 首頁 > 古詩三百首 > 古詩賞析 >

        馬上作(戚繼光)古詩賞析與翻譯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3-10-30 23:15
        《馬上作》是明代戚繼光的七言絕句,戚繼光是明朝的名將,該詩作于戚繼光東南抗倭期間。這首詩真實地反映了作者轉戰南北,緊張激烈的戎馬生,保衛國家的英姿和雄風。
        馬上作
        (戚繼光)
        馬 上 作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
        【注釋】
        ①南北驅馳:戚繼光曾在東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宼的侵擾,又曾鎮守北方邊關。
        ②主:指明朝皇帝。
        ③邊月:邊塞的月亮。這里的邊塞指山東沿海登州衛等地。
        ④江花邊草:南方江邊和北方邊塞的花草樹木。
        ⑤橫戈:手里握著兵器。
        【譯文】
        馳聘疆場、轉戰南北是為了報答皇上對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北方邊關的花草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帶著兵器騎著戰馬在疆場上度過的。

        戚繼光 馬上作

         


        作者:
        戚繼光(1528-1587),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山東蓬萊人。出身將門。17歲繼承父業,襲世職登州衛(今山東蓬萊縣)指揮僉事;旋署都指揮僉事,備倭山東。后因在浙、閩一帶抗倭有功,升任總兵官。他一生南征北戰、頗有建樹,為明代抗倭名將、著名軍事家。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蒞戍要略》、《止止堂集》。[
        賞析: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從福建、廣東到薊州,可說一在天南,一在地北。“南北驅馳”四字,概盡戚繼光一生大節。“報主情”,并非不喜歡安定的生活,只是心懷天下,為了國家的安寧,不惜萬里奔波。全句表現出一種崇高的襟懷。而次句一“笑”字更是意極渾含,寫盡了抗倭名將的豪邁氣概。為了抗倭事業,一生中到過山清水秀的南方,也到過波濤洶涌的山東海防,行色匆匆間,總無暇顧及周圍美好的景色。作者說:江畔紫嫣紅的鮮花和江防皎潔明朗的月亮恐怕要笑我不懂得欣賞了吧。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這兩句是“平生”、“南北驅馳”的更具體的說明。一個保家衛國的英雄形像躍然紙上,他是緊緊與戰馬與橫戈聯在一起,不能須臾分離的。“一年三百六十日”初讀似乎是一個湊句,其實很有妙用。它出現在“都是橫戈馬上行”的點睛之筆的前面,起到了必要的渲染作用,使讀者感到,一日橫戈馬上英勇奮戰并不難,難的是三百六十天如一日,更難的是年年如此,“平生”如此。
        這首詩平易自然,瑯瑯上口。而作者忠于祖國,熱愛人民的高尚品質更讓人欽佩。




        相關閱讀

        曹鄴《官倉鼠》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東漢《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人生寄一世,奄忽
        蕭雄《風洞》“深谷崖邊一竅開,洶洶橐龠走奔雷”
        蘇軾《望湖樓晚景》“雨過潮平江海碧,電光時掣紫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其八)》“青松在東園,眾草
        朱彝尊《出居庸關》“居庸關上子規啼,飲馬流泉落

        有幫助
        (4)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