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找出詩中體現初春特點的詞語(任選兩個),并加以品析。 "初平",寫出了春水新漲,幾與岸平的情景。"幾處""誰家" ,表現飛鳥不多,候鳥還未都從南方返回。"早鶯""新燕"說明剛剛從南方飛回。"漸"寫出了野花漸開漸多的情態。"淺草""才能"表現了草剛萌發的情形 2、在錢塘湖所有的景致中,作者最迷戀的是" "。 綠楊陰里白沙堤 3、這首詩的第二聯和第三聯分別從怎樣的角度來描寫錢塘湖初春景色? 第二聯主要從動態方面進行描寫,第三聯主要從靜態方面進行描寫,如從動物的變化、植物的變化角度回答也可 4、本詩以“春”為著眼點,抒發了 喜愛錢塘湖春天的美景 5、詩歌第二聯中“幾處”“誰家”用得極其精妙,換作“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效果。聯系全詩,說說為什么。 “幾處”“誰家”照應“早鶯”“新燕”,說明早鶯尚少,新燕不多,表達了錢塘湖初春季節的特點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為“處處”“家家”,就沒有這種表達效果(言之有理即可。 6、全詩以“行”為線索,從“ 孤山寺;白沙堤;春;最愛 7、展開聯想和想象,用簡明形象的語言描繪出“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現的畫面。 鶯是春的歌手。在明媚的春光中,幾只早鶯爭先恐后地飛到向陽的樹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不知誰家的新燕已開始啄泥銜草,筑建新巢 8、本詩第二至第六句,一句一景,在動態的描繪中寫出了西湖景色的清麗明快,生機勃勃。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__________,燕啄春泥,亂花迷眼,__________。 早鶯爭春(鶯爭曖樹) 9、在前六句中,詩人已經把西湖春色描繪得十分美好,在結尾處卻說自己“最愛”湖東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愛,除點明“綠陽陰里”外,詩人未做任何解釋,你覺得詩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可以讓讀者根據前面的描寫,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從而取得“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的效果。(或:詩貴含蓄,這樣含蓄的結尾,常取得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效果。) 10、春天的大地到處生機勃勃,花園里開滿了鮮花,紅的,黃的,白的,紫的……五彩繽紛,爭奇斗妍。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亂花漸欲迷人眼 1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這兩句詩把春的情態描摹得嫵媚動人,生機勃勃,試品一品其妙處。(3分) 開放題。例:這兩句詩作者抓住了“亂花”、“淺草”寫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嫵媚動人;又以“淺草”、“才能”描繪了春的發展變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機。 12、白居易這首膾炙人口的春行詩,除了結構、描寫、意境寫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準確生動。其中“幾處早鶯爭暖樹”句中“爭”用得好,是因為 寫出了初春早鶯尚少,它們飛向枝頭向陽歡歌的景象,生動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氣。 13.品讀詩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說說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野花開得十分雜亂,令人眼花繚亂;野草生長得相當茂盛,已經可以遮住路過的馬蹄了。 14.說說這首詩描寫了一幅怎樣的景象? 西湖早春美麗、熱鬧的景象 15.分析“亂花漸欲迷人眼”詩句中“亂”字的表達效果。 花開繁盛;色彩繽紛;貶詞褒用。 16、詩中的“錢塘湖”,就是現在的杭州西湖,你知道的寫西湖的名句還有哪些?請寫出連續的兩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2、早春 韓愈 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1、詩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 小雨、小草(答出兩景給1分,僅答小草或小雨或煙柳不給分) 2、請結合詩歌內容,談談“最”、“絕”二字在詩中的表達效果。 將象征大地回春的淡遠草色與晚春滿城處處煙柳的景色進行對比,突出早春景色最可 愛。 3、這首詩用“草色遙看近卻無”來描寫早春,給人以無窮的美感和趣味。請把該句所呈現的景象描繪出來。 ①在細雨的滋潤下,小草偷偷地鉆出地面,遠遠望去,大地呈現出一片極淡極淡的青青之色;當你高興地走近細看時,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來,讓你看不清什么顏色了。 4、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表達了作者對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 5、韓愈運用樸素的文字,寫出了早春景色的特征。請你談一談這首絕句所揭示的生活哲理。 6、對“煙柳滿皇都”所表明的時令,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A.早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