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詩歌鑒賞(共4分) 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1-2題。 山中問答 李白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 桃花流水窅然①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注】①窅(yǎo)然:遠去的樣子。 1.面對“何意棲碧山”的問題,詩人的回答是什么?請結合全詩概括作答。(2分) 答: 2.下列詩句中,哪一句與“桃花流水窅然去”所蘊含的感情相似?請簡要分析(2分) A.無可奈何花落去 B.風住塵香花已盡 C.簌簌衣中落棗花 答: 1.【答案】詩人的回答是笑而不答。“笑而不答”,帶有幾分神秘的色彩,造成懸念,以誘發讀者思索的興味。“心自閑”三個字,既是山居心境的寫照,更表明這“何意棲碧山”的問題,當桃花飄落溪水隨之遠遠流去的時候,詩人覺得此處別有天地,如仙境一般。此時的心情是很安適恬淡的,神態悠然自得身處幽居碧山,心里一片輕松坦然,對于詩人來說,既不覺得新鮮,也不感到困惑,只不過是“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罷了。 2.【答案】C 【2016·四川省自貢卷 】 【2016·四川省攀枝花卷】 【2016·四川省瀘州卷】 【2016·四川省德陽卷】 【2016·四川省綿陽卷】 【2016·四川省廣元卷】 【2016·四川省遂寧卷 】 【2016·四川省內江卷】 【2016·四川省樂山卷】 【2016·四川省南充卷】 12.詩詞賞析。(5分) 武陵春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1)上闋四句中有兩句通過人物外在行為來寫主人公的內心哀愁,請找出來。(2分) 答: (2)“風住塵香花已盡”這一景物描寫在詞中有何作用?(3分) 答: 12. (1)日晚倦梳頭、欲語淚先流(2 分) (2)交代季節特征,渲染凄婉氛圍,暗示作者美好的生活已經過去,為全詞奠定感情基調(3 分,意近即可)。 【2016·四川省宜賓卷】 【2016·四川省廣安卷】 【2016·四川省達州卷】 【2016·四川省眉山卷】 【2016·四川省雅安卷】 21. 選出對下面這首詩理解有誤的一項( 3 分) 春望 [唐]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A. 這是一首五言律詩, 感情強烈, 情景兼具, 含蓄蘊藉, 耐人尋味。 B. 這首詩的首聯表面描寫都城破敗, 人煙稀少, 草木茂密幽深的荒涼景象, 實際深藏詩人的無限感慨; 頷聯借對花鳥的感覺, 將詩人抑制不住的感傷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C. 這首詩的頸聯極力渲染詩人在戰火連綿時期收到家書時欣喜愉悅之情, 尾聯則寫出了詩人憂憤之深。 D. 全詩表現了作者熱愛大自然, 保家衛國的感情。 21. ( 3 分) D ( 全詩表現了作者感時恨別, 憂國思家的感情) 【2016·四川省巴中卷】 【2016·四川省資陽卷】 【2016·四川省阿壩州卷】 【2016·四川省甘孜州卷】 【2016·四川省涼山州卷】 2016年江蘇省 【2016·江蘇省南京卷】 【2016·江蘇省無錫卷】 (二)(4分)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① 李白 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上聽吹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釋:①這是李白流放夜郎經過武昌時游黃鶴樓所作。②落梅花:古代有笛曲《梅花落》,詩人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11.閱讀上面的一首詩,回答問題。(4分) (1)第二句中的“望”字包含了詩人哪些情感?(2分) (2)三、四兩句運用了哪一種表現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答:(1)表達作者被放后的憤懣痛苦,對家人的思念、對國事的關切、對往事的回憶、對朝廷的眷戀。 (2)想象(借景抒情、虛實相生),借想象中梅花紛紛飄落的景象表達去國懷鄉的悲愁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