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見的提問形式 1、這首詩的“詩眼”是什么? 2、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3、某詞統領全詩的理由是什么? 4、有人認為某詞是全詩的關鍵,你同意嗎?請說明理由。 二、解題技巧 1、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解釋詩眼句的意思。解釋時用描寫描述的方式,不能用直譯的手法; 2、因為詩眼是詩中最精煉傳神,最能巧妙表達主旨的詞語。要找到并理解詩眼就必須結合全詩的意境和主旨來考慮,結合句法的分析。 三、答題步驟 1、明確指出作為“詩眼”的詞; 2、結合詩歌具體內容,例舉全詩圍繞該字寫了哪些內容; 3、分析該詞在突出主旨、營造意境和詩歌結構上所起的作用。指出該字在表達主旨中所起的作用 【相關試題】 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送 魏 二 王昌齡 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 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 試題:有人說詩里的“涼”字詩的詩眼,試作分析 【參考答案】“涼”字寫出了江風夾雜著雨水吹入船中給人的感覺(或寫出了秋風秋雨給人的真實感受);同時也是全詩中凄涼氛圍、情感的反映,該字將情與景融合在一起,所以“涼”是全詩的詩眼。 【賞析】詩作于王昌齡貶龍標尉時。 (2010年深 圳一模)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百嘉村見梅花 龔鼎孳① 天涯疏影伴黃昏,玉笛高樓自掩門。 夢醒忽驚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注】?、冽彾︽?1615~1673):字孝升,崇禎七年進士。清兵入關后任太常寺少卿,康熙時官至刑部尚書。 試題:這是一首七言絕句,關于詩眼,有人認為是“驚”,有人認為是“客”,有人認為是“寒”。你認為呢?為什么? 【參考答案】 “寒”。用梅的疏影、玉笛、高樓等意象,表現了自己身為貳臣內心的痛苦寂寞,表達了對故國的思念。眼前的月亮著一“寒”字,正是他心境的寫照,寫出了百愁縈繞、無可奈何的凄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