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 古詩詞鑒賞歌訣 一看題目明含義,二看作者悟情志,三看背景知來歷,四看意象析主旨, 五看典故解用意,分析風格與手法,時代流派要牢記,兩晉山水寄情意, 陶潛首推屬第一,唐代鼎盛兩高峰,李詩浪漫杜現實,白詩兼備李杜風, 無題含蓄劉禹錫,初唐清新有四杰,晚唐哀婉數李煜,詞生唐代興于宋, 豪放婉約兩分枝,蘇辛詞風多豪放,高歌大江東流去,低吟廉頗已老矣, 婉約首推李清照,國恨家愁蘊筆底,元代詩型有變異,曲中可尋詩痕跡, 明清詩作諷現實,鋒芒畢露抒胸臆,古詩源遠一脈承,多吟多背多深思。 注意要點:如詞、句子的意思,手法及作用,營造的氛圍,思想感情及志向抱負等。根據所問有所側重。①三關注,讀懂,準確理解 ②審題,緊扣題干,用規范術語 詩歌鑒賞解題技巧 *第一種模式 分析意象、意境型 提問方式: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提問變體: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解答分析: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并準確概括考生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答題示例一: 絕句二首(其一)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 此詩寫于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答: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答題示例二: (2015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詩,按要求作答。(9分) 雨過至城中蘇家 (宋 ) 黃庭堅 飄然一雨灑青春,九陌凈無車馬塵。 漸散紫煙籠帝闕,稍回晴日麗天津。 花飛衣袖紅香濕,柳拂鞍韉綠色勻。 管領風光唯痛飲,都城誰是得閑人? [注 ]此詩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黃庭堅時任秘書省校書郎。是年,長期貶謫外放的蘇軾被授予翰林學士、知制誥等要職。 (1)詩中描寫了春雨后的哪些景象?(2分) (2)結合詩句說明頸聯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4分) (3)全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分) 1參考答案: (1)塵土滌凈 紫煙漸散 雨過日麗 紅花沾雨 柳色蔥翠 (2)①對仗,如“花飛”對“柳拂”,“紅香濕”對“綠色勻”。 ②比擬,如“柳拂”。 ③從視覺、嗅覺、觸覺等多角度(運用通感)進行描寫,如“衣袖紅香濕”。 (3)雨后天晴訪友喜悅之情;仕途上的躊躇滿志或忙中偷閑的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