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語文古詩歌鑒賞試題 一、【新課標I卷】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閱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 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無嘩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鄉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詩的第一句寫出了考場肅穆而又怡人的環境,襯托出作者的喜悅心情。 B.第三句重點在表現考生們奮勇爭先、一往無前,所以把他們比作戰士。 C.參加禮部考試的考生都由各地選送而來,道德品行是選送的首要依據。 D.朝廷對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們能夠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E.作者承認自己體弱多病的事實,表示選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來完成。 5.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后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6分) 參考答案 14.BE 15①用春蠶食葉描摹考場內考生落筆紙上的聲響,生動貼切;②動中見靜,越發見出考場的莊嚴寂靜;③強化作者充滿希望的喜悅之情。 【解析】 14.試題分析:B項說法錯誤。E項全詩透露出一種惜才愛才的真摯感情,也表達了要為國選出真才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15.試題分析:先點出其修辭手法,再表述其作用、效果。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二、【新課標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送子由使契丹 蘇 軾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 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應夢武林春②。 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 14.本詩尾聯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本聯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遼闊,人才濟濟,豪杰輩出,即使卓越如蘇軾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從李揆的典故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蘇軾告訴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 E.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來。 15.本詩首聯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性格?請加以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4.BD 15.表現了詩人曠達的性格,蘇軾兄弟情誼深重,但詩人遠在杭州,與在京城的蘇轍已是天各一方。這次雖是遠別,詩人表示也不會作兒女之態,悲傷落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