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古詩考題 > 考題分析 >

                2017高考語文真題之古詩歌鑒賞試題及答案匯編(4)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7-06-11 20:49
                七、【浙江卷】閱讀下列這首詩,完成19—20題。(8分)
                采地黃者
                白居易
                麥死春不雨,禾損秋早霜。歲晏無口食,田中采地黃?。
                采之將何用,持以易餱糧。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
                攜來朱門家,賣與白面郎。與君啖肥馬,可使照地光。
                愿易馬殘粟,救此苦饑腸!
                【注】?地黃:玄參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藥。?插:也同“鍤”。鐵鍬。
                19.本詩前八句敘寫     ,后六句敘寫     ,反映了中唐時期悲慘的社會現實。(2分)
                20.這首詩的敘述與對比手法特色鮮明,試做賞析。(6分)
                                                                                   
                【參考答案】
                19.(2分)
                采地黃    賣地黃
                20.(6分)
                敘述:
                ①以采地黃者的口吻敘述,雖無一字怨語,讀來卻愈覺辛酸。
                ②以時間順序來敘述事情發展過程,層層深入,脈絡分明,給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③從頭到尾都是客觀敘述。詩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動聲色卻滲透自己的愛憎之情。
                對比:
                ①朱門與農家、白面郎與采地黃者、肥馬食地黃與采地黃者饑腸無食等對比,揭露了貧富差距。
                ②著重突出“人不如馬”,加強了對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鋒芒更加犀利。

                【考點定位】評價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2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這類題目的答題思路是:第一步明手法,第二步闡運用,結合詩句闡釋這種手法在詩文中是如何運用的。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種手法有何效果,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表達技巧。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八、【山東卷】閱讀下面的唐詩,回答問題。(8分)
                早上五盤嶺①
                岑參
                平旦驅駟馬,曠然出五盤②。
                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
                蒼翠煙景曙,森沉云樹寒。
                松疏露孤驛,花密藏回灘。
                棧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
                此行為知己,不覺蜀道難。
                蜀交界處峻嶺、其山道曲折盤旋,故名。 ②出五盤:攀越五盤山道登上山峰。
                (1)“江回兩崖斗,日隱群峰攢”中的“斗”“攢”兩字,生動傳神,所寫景物特征鮮明,請作簡要分析。(4分)
                (2)蜀道歷來以艱險著稱,為什么詩人卻說“不覺蜀道難”?請結合全詩,談談你的理解.(4分)
                【參考答案】
                (1)①“斗”字,描寫了兩岸崖石聳峙欲錯,猶如兩獸相斗,凸顯了江崖陡峭、崢嶸之勢。②“攢”字,描寫群峰相連,層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畫了峰巒密集、重疊之態。
                (2) ①詩人入蜀是為報知己,為平蜀亂,雖然途中山巒重疊、險灘暗藏,但不覺艱險。②詩人登上山頂后,心曠神怡,因此所觀之景雖奇險但他感覺富有情趣。
                【考點定位】鑒賞文學作品的內容。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
                ------分隔線----------------------------
                ? 女性体内射精的味道多久消除掉
                <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