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秦詩歌——《詩經》《楚辭》 (1)《詩經》: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中國詩歌最早、最為重要的源頭。 《詩經》分“風”“雅”“頌”三部分。句式上以四言為主,章法復沓,回環往復;語言上雙聲疊韻的現象較為普遍,韻律和諧。 (2)《楚辭》: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源頭。 它是在戰國后期南方的諸侯國楚國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帶有濃厚地方色彩的新詩體。奠基人和代表詩人是屈原。句式多以六言、七言為主,多用“兮”字。 2.兩漢詩歌——樂府詩和《古詩十九首》 (1)樂府詩(內容見前面“一、體裁常識”部分)的代表作是《陌上?!泛汀犊兹笘|南飛》。 (2)《古詩十九首》因有十九首被南朝梁蕭統編入《文選》而得名,主要是文人寫的五言律詩。 3.三國兩晉南北朝詩歌——建安文學和山水田園詩 (1)建安文學 建安文學是文學的自覺時代,它始于建安(東漢末漢獻帝的年號)前幾年至魏明帝這段時間的文學,實即曹氏勢力統治下的文學。代表作家主要有“建安三杰”(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王粲、劉楨、徐干、陳琳、阮瑀、孔融、應玚),其詩作多情懷慷慨、縱橫,語言清新剛健,史稱“建安風骨”。 (2)東晉、劉宋時代,山水田園詩的代表作家是陶淵明、謝靈運。陶淵明被稱為“隱逸詩人”或“田園詩人”。謝靈運是中國詩歌史上大力描寫山水的第一人,開創了山水詩派。 (3)南北朝時期民歌有新發展。代表作有《木蘭辭》和《西洲曲》等。 4.唐詩宋詞——巔峰時期 (1)唐詩 唐詩分為初、盛、中、晚四個時期。初唐詩歌的代表人物是“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及陳子昂,逐漸形成剛健有力的新詩風。 盛唐詩是詩峰的頂點。名家輩出,流派紛呈。最杰出的是李白和杜甫。李白(詩仙)風格以浪漫主義為主,詩體以七言古詩和五、七言絕句為主。杜甫(詩圣)風格以現實主義為主,其詩被稱為“詩史”,其七律寫得最好。盛唐詩還有兩大流派特別引人注目,一是以孟浩然、王維、常建、儲光羲等人為代表的山水田園詩人,一是以高適、岑參、李頎、王昌齡為代表的邊塞詩人。 中唐詩人力求新變,詩風走向多元。韓愈、孟郊詩風奇崛雄豪,元稹、白居易走向平易,劉禹錫詩寓意深遠,李賀詩詩境詭譎。 晚唐詩壇以李商隱、杜牧、溫庭筠為代表。他們感慨盛世不再,詩中充滿遲暮黃昏的情調,預示詩國余暉。 (2)宋詞 詞起源于唐。晚唐五代,文人詞有了長足發展,產生了以溫庭筠、韋莊等為代表的花間詞人;南唐時期有馮延巳、李璟、李煜等代表詞家。 北宋前期,以晏殊、歐陽修為代表的詞人承五代余緒,至柳永、蘇軾登上詞壇,宋詞始盛。柳永大力發展慢詞,擴大了詞的容量。蘇軾“以詩為詞”,沖破詞的音律束縛,達到了“無言不可入,無事不可言”的境地。后有周邦彥妙解聲律,李清照詞情景交融。尤其是辛棄疾以文為詞,詞風豪放。 5.元明清時期——繼續發展 元代出現了一種新的詩歌樣式——小令。小令也叫“葉兒”,是元散曲中的一種,即單支曲子。前期以關漢卿、馬致遠、張養浩為代表,后期以張可久、喬吉、睢景臣等為代表。 明初高啟詩才最高,風格豪邁。以后雖有以李夢陽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龍為首的“后七子”,但成就不大。清詞素有“中興”之譽。納蘭性德尤以清新自然的小令著稱。 請把下列句子按時代先后排列起來。(只填序號) ①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②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③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④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⑤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⑥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⑦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⑧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⑨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⑩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 答:_______________ 答案?、幄猗啖撷蔻茛堍邰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