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 中貴①多黃金,連云開甲宅。 路逢斗雞者,冠蓋何輝赫。 鼻息干虹蜺,行人皆怵惕。 世無洗耳②翁,誰知堯與跖! 【注】①中貴:“中貴人”的省稱,指有權勢的太監。②洗耳:傳說,堯帝想讓天下給許由,許由認為這些話污了他的耳朵,就去水邊洗耳。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這是一首古體詩,詩題“古風”,在這首詩中指許由所代表的古代賢人的風骨。 B.亭午時分卻暗然不見阡陌,可見塵土之大,寫出了大車之多與行駛之迅疾。 C.詩的第四句中以“連云”狀宦官宅第高而且廣,直接霄漢,突出其高大連綿。 D.斗雞者路逢宦官,不禁贊嘆其冠蓋之光彩照人,側面表現了宦官出行場面的豪華。 E.“鼻息干虹蛻”運用夸張手法,活現斗雞者勢焰薄天、不可一世的驕橫神態。 15.本詩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態度?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4.(5分)AD(A項對“古風”理解錯誤,“古風”是一種詩體,即古詩、古體詩;D項誤解了五六兩句的描寫對象,這兩句是寫斗雞者的,不是寫宦官的)(選對又一項給2分,選對兩項給5分;選三項或三項以上不給分) 15.(6分)①以許由自比,表明自己不慕榮利、不茍流俗的情懷,豐富了詩歌的內涵。 ②以議論作結,將宦官、斗雞者這些驕橫跋扈之人比作盜跖,加深了批判意味。③暗諷當時統治者不辨善惡,無德無能之徒飛黃騰達的社會現實,憤慨之情溢于言表。(答對一點給3分,共6分。意思對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給分) 簡析 詩的前八句寫宦官、雞童的豪華生活和飛揚跋扈的氣焰。最后兩句寫詩人的感慨。這首詩通過對中貴和斗雞人的描繪,深刻諷刺了佞幸小人得勢后的囂張氣焰,對當時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憤慨。 詩的前八句敘事,后兩句議論。敘事具體、形象,飽含諷刺,最后的議論便成為憤慨的自然噴發,一氣貫注,把感情推向了高潮,由諷刺佞幸小人,擴大為放眼更廣闊的現實,豐富了詩的內容,提高了主題思想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