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云尋古道,倚石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注】①雍尊師:姓雍的道師。尊師是對道士的尊稱。 14.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兩項是(5分) A.首句中的“峭“描繪群峰之勢。“碧”寫所見色彩,“摩天“突出山峰的高峻壯觀。 B.首聯前句寫景,后句寫人,景物描寫反襯出了一位超塵脫俗、逍遙自在的人物形象。 C.頸聯通過對四種典型意象的描寫,展現了雍尊師隱居之地的清幽,安謐與靜美。 D.“語來”二字用語極省,從中可見詩人與雍尊師的高談闊論及他們談吐的投機。 E.結句著重寫詩人歸去的情景,“獨”“寒”二字流露出詩人內心的失落和憂傷之情。 15.“撥云尋古道,倚樹聽流泉”兩句一向為人所稱道,請簡要賞析。(6分) 答 14.BE(答出一項給2分,答出兩項給5分) 15.①視覺聽覺相結合。上句從視覺若筆,寫詩人尋訪的艱難和樂趣;下句著重寫流泉叮咚,沁心悅耳的聲音之美,視聽結合將畫面描繪得生動形象。②村托(以動襯靜)。下句寫詩人倚靠看樹聽泉水流動之聲,反襯出了環境的幽靜。③巧用動詞。通過“撥”“尋”“倚”“聽”四個動詞連用,生動地再現了詩人尋訪隱者過程中攀登高峰的舉止和情態。(每點3分,其中手法1分,分析2分,答出其中兩點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給分) 簡析 此詩主要描寫了李白在尋找雍尊師過程中的所見景色以及對雍尊師仰慕之意,尋訪不遇的惆悵之情。首先點明雍尊師所居之處高遠非凡,處林泉伴日月,遺世獨居,自在逍遙。次寫林壑幽深,尋訪不易,以加濃氣氛。再使用道家典故,以“青牛臥”、“白鶴眠”頌揚雍尊師道行高深,境界非凡。最后寫詩人在暮色蒼茫,寒煙四合中獨上歸程。詩人對雍尊師的仰慕之意,尋訪不遇的惆悵之情,盡在難以言喻之中,而顯韻致悠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