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名句 > 宋詞名句 >

        “夜闌風靜彀紋平”的意思及全詞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7-07-26 15:31
        “夜闌風靜彀紋平”的意思:夜深風靜,水波平。這句寫出了當時的景物特點:夜深,無風,江水平靜。這一句描寫的是深夜江上風平浪靜的情景,此時的作者心與景會,神與物游,為如此靜謐美好的大自然所陶醉。于是,他情不自禁地產生脫離世事困擾,寄情自然,實現精神解放(心靈自由)的遐想。眼前之景其實象征著作者所追求的那個寧靜、安謐、自由的理想境界。
        夜闌:夜盡
        縠(hú)紋:比喻水波微細。

        出自蘇軾《臨江仙·夜歸臨皋》
        夜飲東坡醒復醉,歸來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鳴。敲門都不應,倚杖聽江聲。
        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hú )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余生。

        參考譯文
        晚上在東坡雪堂喝得微醉,酒醒后又接著喝,直到大醉,醉后歸來恍惚已將近三更。家童全睡鼾聲如雷鳴,任你敲門總也叫不應,我倚著竹杖傾聽江濤聲。
        我時常為身不由己而深深遺憾,何時能忘卻為利祿功名奔走鉆營?夜將盡風靜水波平。一葉小舟從此去,寄身江海了殘生。

        簡析
        這首詞作于蘇軾黃州之貶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九月。元豐三年(1080年),蘇軾因烏臺詩案,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住在城南長江邊上的臨皋亭。后來,又在不遠處開墾了一片荒地,種上莊稼樹木,名之曰東坡,自號東坡居士。還在這里筑屋名雪堂。對于經受了一場嚴重政治迫害的蘇軾來說,此時是劫后余生,內心是忿懣而痛苦的。但他沒有被痛苦壓倒,而是表現出一種超人的曠達,一種不以世事縈懷的恬淡精神。有時布衣芒屩,出入于阡陌之上,有時月夜泛舟,放浪于山水之間,他要從大自然中尋求美的享受,領略人生的哲理。
        此詞上闋敘事,著意渲染其醉態。寫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無人開門,只得“倚杖聽江聲”。酒后靜立于夜深的長江邊,很容易觸發聯想。下闋就寫酒醒時的思想活動:幾經挫折,受盡冤屈;滿腹才華,卻落得獲罪流放的下場。躲開名利場,乘坐扁舟,歸隱江湖。
        此詞風格清曠而飄逸,寫作者深秋之夜在東坡雪堂開懷暢飲,醉后返歸臨皋住所的情景,表現了詞人退避社會厭棄世間的人生理想生活態度和要求徹底解脫的出世意念。全詞寫景、敘事、抒情、議論水乳交融,不假雕飾,語言暢達,格調超逸,頗能體現蘇詞特色。




        相關閱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王觀《卜算子》翻譯
        “欲買桂花重載酒,終不似,少年游”全詞翻譯賞析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聲聲慢》翻譯與視
        “兩岸青山相送迎,爭忍有離情?”林逋《長相思》
        “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蘇軾《念奴嬌》翻譯賞
        “縹緲危亭,笑談獨在千峰上。與誰同賞。萬里橫煙

        有幫助
        (0)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