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辛棄疾《鷓鴣天·送廓之秋試》 白苧新袍入嫩涼。春蠶食葉響回廊。禹門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鵬北海,鳳朝陽。又攜書劍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卻笑人間舉子忙。 注 白苧(zhù)新袍:白苧是用白色苧麻織成的布。 青云去:一作“青云上”。后以“青云直上”比喻人仕途順遂,升遷很快,亦即官運亨通,迅速升到高位。 舉子:科舉考試的應試人。 參考譯文 考生們穿著白色苧麻做的新衣服在微涼的天氣里參加秋試。端坐在考場中的他們奮筆疾書,發出了春蠶嚼桑葉的“沙沙”聲。河津桃花浪起,正等你魚躍龍門;月殿桂子正香,正待你蟾宮折桂?! ?br /> 愿君如大鵬高飛,扶搖直上;如丹鳳朝陽,恰逢明時。再攜書佩劍踏上茫茫征程。明年的今天你就定會金榜高中,踏上仕途,甚至青云直上,回頭一笑,人間的科考舉子依舊在忙著讀書應考。 簡析 《鷓鴣天·送廓之秋試》是宋代詞人辛棄疾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所作的一首送別詞。范廓之(范開)是辛棄疾的學生,他準備去參加科舉考試,辛棄疾為表達對他的送別之情和祝愿之意而寫下此詞。 此詞主要寫作者對范開參加科舉應試的熱情鼓勵和美好祝愿。全詞采用虛實相生的手法,用典廣泛且合理,在意象運用與意境創設上體現了辛詞的豪放特點。大鵬、丹鳳,意象豪邁;北海、朝陽、路茫茫,意境開闊;攜書佩劍,既文又武,顯示出既儒雅又剛健的氣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