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品讀 >

        納蘭性德《浣溪沙》“沙岸有時雙袖擁,畫船何處一竿收”全詞翻譯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6-07-20 16:14
        浣溪沙·十里湖光載酒游
        納蘭性德
        十里湖光載酒游,青簾低映白蘋洲。西風聽徹采菱謳。
        沙岸有時雙袖擁,畫船何處一竿收。歸來無語晚妝樓。

        注釋
        ⑴浣溪沙:唐教坊曲名,因春秋時期人西施浣紗于若耶溪而得名,后用作詞牌名,又名“浣溪紗”“小庭花”等。此調有平仄兩體。全詞分上下兩片,上片三句全用韻,下片末二句用韻,過片二句用對偶句的居多。音節明快,句式整齊,易于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多數詞人所常用。
        ⑵青簾:舊時酒店門口掛的幌子,多用青布制成。
        ⑶白洲:泛指長滿白色花的沙洲。唐李益《柳楊送客》詩: “青楓江畔白洲,楚客傷離不待秋。”
        ⑷徹:完結,指樂曲的終結。
        ⑸采菱謳(ōu):樂府清商曲名,又稱《采菱歌》、 《采菱曲》。
        ⑹沙岸:用沙石等筑成的堤岸。雙袖:借指美女。
        ⑺畫船:裝飾華麗的游船。
        ⑻一竿(gān):宋時京師買妾,一妾需五千錢,每五千錢名為“一竿”。李煜《漁父》: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儂有幾人。”故此處之“一竿”亦可指漁人。

        參考譯文
        湖光山色,倒映如畫,坐在船上,載酒而游,是多么的逍遙自在。遠景是水中的沙灘,伴著采菱人所唱的歌曲泛舟湖上,欣賞著自然的美是多么的愉悅啊。
        近處的岸邊有熱鬧的街市,美麗的女子。天色漸晚,畫船上收起釣竿。夜晚歸來,獨自于妝樓尋思。

        創作背景
        康熙二十三年(1684)十月,容若扈駕南巡,目睹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盡享自然情趣,感慨之下作下此詞。



        賞析
        《浣溪沙·十里湖光載酒游》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作的一首詞。全詞清麗淡雅,用白描的手法描寫江南的湖光山色,表達了士大夫的欣賞與意欲回歸大自然的情趣。
        這是一首描寫江南自然風景的詞,詞全用白描,清麗簡淡,描摹如畫。
        “十里湖光載酒游,青簾低映白蘋洲。西風聽徹采菱謳。”和著西風在小舟之上飲酒,醉心之趣,好似聽見采蓮曲悠揚地在湖面上拂過,又有沙岸上美女水袖飄然,翩躚起舞,自是美不勝收。
        “沙岸有時雙袖擁,畫船何處一竿收。”此時納蘭又借李后主《漁夫》中“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無言一隊春。一壺酒,一竿身,世上如依有幾人”一句,表達身在舟中,好似漁夫撐竿,盡享自然情趣的美好感觸。當年李后主身為君王身不由己,只得寫這樣一闋詞,畫餅充饑,以撫慰自己疲憊無奈之心:在美景之中,納蘭是否也如后主一般惆悵地期待,我們并不能身臨其境地大膽猜測,但至少從這詞看,基調明朗閑適。納蘭對山山水水尤其喜愛,心心念念想要回歸自然,為天地之間的一名酒客便可。這心愿,從滿首詞間漫溢的情趣就可窺見。
        全詞清新、雅致,勾勒出了秦淮河燈火之夜:湖面、小舟、酒家、沙堤、美女、燈火,表現了詞人欣賞與意欲回歸大自然的情趣。




        相關閱讀

        唐.李白《將進酒》全詩翻譯與視頻賞析
        陸游《釵頭鳳·紅酥手》宋詞翻譯與視頻賞析
        品讀王羲之《蘭亭集序》原文與翻譯賞析
        白居易《賦得草原送別》原文分析品讀
        品讀《夢李白》杜甫
        品讀《任光祿竹溪記》 唐順之【明】

        有幫助
        (0)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