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
                ?

                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品讀 >

                文征明《滿江紅·拂拭殘碑》“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全詞翻譯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7-03-23 22:20
                滿江紅·拂拭殘碑
                文征明
                拂拭殘碑,敕飛字,①依稀堪讀??敵?,倚飛何重,后來何酷。
                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②。最無辜,堪恨更堪悲,風波獄。
                豈不念,疆圻蹙;③豈不念,徽欽辱,④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
                千載休談南渡⑤錯,當時自怕中原復。笑區區、一檜⑥亦何能,逢⑦其欲。

                注釋
                ①敕飛字:敕,帝王下給臣子的詔命;飛,指南宋民族英雄、抗金名將岳飛。
                ②難贖,指難以挽回損亡。
                ③疆圻蹙:疆域縮少,指金人南侵,南宋的版圖已遠小于北宋。
                ④徽欽辱:1125年(宣和七年),金兵南侵,直逼宋都汴京,宋徽宗趙佶見事不可為,急忙傳位給宋欽宗趙桓。1127年(靖康二年),金兵攻破汴京,擄徽宗、欽宗二帝北還,北宋由此滅亡。
                ⑤南渡:徽、欽宗二帝被擄后,趙構以康王入繼大統,是為高宗。他不知恥,不念父兄,自汴梁(開封)遷都臨安(杭州)以圖偏安,史稱南渡。
                ⑥檜:指秦檜。秦檜(1090-1155),字會之,江寧(南京市)人。1115年(政和五年)進士。1127年,隨徽、欽二帝至金,四年后,金將他放還。高宗任以禮部尚書。紹興年間為相,深受寵信,力主議和,殺害岳飛,鎮壓大批主戰派。為人陰險狡詐,在位十九年,罪惡累累,惡貫滿盈。
                ⑦逢:迎合。欲:愿望,需要。

                參考譯文
                拂拭去殘碑上的塵土,當年石刻的宋高宗信托岳飛時的詔書還可依稀辨讀,令人感慨萬分地是,皇帝當初對岳飛是何等的器重,后來又為什么那樣的殘酷,難道是功高震主就身當該死,可惜事過境遷高宗依托岳飛的詔書難贖慘殺岳飛的罪惡,最令人感到可恨可悲而又極為無理的是,秦檜等人一手制造的殺害岳飛的風波亭冤獄。
                宋朝的皇帝??!難道你就不想疆土在逐日散失,難道你就不思念徽欽被俘而去的奇恥大辱,然而徽宗欽宗真正返回之后,趙構的帝位又怎能相屬,千年萬代的人們啊再不要說不該南渡偏安一隅,當時的趙構啊自己就怕把中原收復,可笑地是區區一個秦檜又有多少能耐,只是他迎合了趙構的心意而已。



                創作背景
                《詞苑叢讀》引《詞統》記載:有人掘地,發現了宋高宗賜給岳飛的詔書的刻石。文征明讀了,認為抗金名將岳飛被殺害是“最無辜、堪恨又堪悲”的冤案,指出岳飛被害的原因,是宋高宗怕中原恢復,徽宗、欽宗皇帝回來,自己的帝位不保。作者認為區區一個秦檜是沒有能力置岳飛于死地的,言下之意是,宋高宗才是風波獄冤案的制造者。文征明不禁感慨盈懷,寫了這首詞。

                賞析
                《滿江紅·拂拭殘碑》是由明代詞人文征明創作的一首詞。整首詞將矛頭直指皇帝,頗有見地。整首詞感情沉著而慷慨,議論痛快而淋漓。
                詞的上片直接點題,夾敘夾議,主要通過史實,引發人們對岳飛蒙冤受屈產生憤慨。
                “拂拭殘碑,敕飛字、依稀堪讀。”起首從敘事起,引出以下直至終篇的慷慨。殘碑的發掘出土,以鐵的事實證明高宗當年褒獎岳飛千真萬確。這便是“倚飛何重”的證據,可后來為什么又把岳飛殘酷地殺害了呢?
                “豈是功成身合死,可憐事去言難贖。”詞人舉古來不合理之事相對照,以見岳飛之冤。
                “最無辜、堪恨又堪悲,風波獄。”末二句歸結到“后來何酷”的事實。上闋略敘事實,深致感嘆,于感嘆中連發三層疑議,層層緊逼,引起無限激憤,自然導入下片對事理的分析。
                下片剖析岳飛被殺的原因。
                “豈不念,封疆蹙;豈不念,徽欽辱。”豈不念國家的疆界在敵人侵略下日漸縮小,豈不念徽欽二帝被俘的恥辱。這本不成問題的,作為問題提出來,正在于它出于尋常事理之外,那只能是別有用心了。
                “念徽欽既返,此身何屬。”實乃一針見血之論。鞭辟入里,不僅辛辣地誅撻了宋高宗丑惡的內心世界,也是數千年帝王爭位奪權史中黑暗內幕的大曝光,讀后令人拍案擊節。“千載休談南渡錯,當時自怕中原復。”二句揭出高宗必殺岳飛的原因。高宗為了保住自己的帝位,可以置徼欽二帝死活于不顧。岳飛一貫主張抗金,恢復中原,且到朱仙鎮大捷,中原恢復有望,再發展下去,勢必直接危及高宗帝位。岳飛被殺害,自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結尾二句歸到岳飛悲劇的產生,乃出于君相的罪惡默契。暴露了高宗的卑鄙自私的齷齪心理,岳飛之冤獄也可以大白于天下了。
                此詞純以議論著筆,可當作一篇精彩的史論來讀。全詞以敕碑引發,漸次深入,既對岳飛的遭遇表示了深刻的同情,又對宋高宗不以國家人民利益為重,殘害忠良進行毫不留情地撻伐,語言犀利。此詞猶如一篇宣判詞,揭示了虛偽自私的宋高宗的真面目。它痛快淋漓,極具史膽史識,可謂詠史詞的杰作。




                相關閱讀

                品讀 湘夫人 (楚)屈原
                風流才子杜牧-唐之韻解說詞及視頻
                徐燦《菩薩蠻·春閨》“困花壓蕊絲絲雨,不堪只共愁
                吳中四士-唐之韻解說詞及視頻鑒賞
                憂國憂民的古詩詞鑒賞
                品讀《任光祿竹溪記》 唐順之【明】

                有幫助
                (0)
                ------分隔線----------------------------
                ? 女性体内射精的味道多久消除掉
                <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