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別的山上的石頭,能夠用來琢磨玉器。 [出自] 春秋 《詩經·小雅·鶴鳴》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魚潛在淵,或在于渚。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萚。他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魚在于渚,或潛在淵。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注釋: 九皋:皋,沼澤地。九:虛數,言沼澤之多。 渚:水中小洲,此處當指水灘。 萚(tuò):酸棗一類的灌木。一說“萚”乃枯落的枝葉。 錯:礪石,可以打磨玉器。 榖(gǔ):樹木名,即楮樹,其樹皮可作造紙原料。 譯文1: 幽幽沼澤仙鶴鳴,聲傳四野真亮清。深深淵潭游魚潛,有時浮到渚邊停。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有濃蔭,下面惡木葉凋零。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磨玉英。 幽幽沼澤仙鶴唳,聲傳天邊很整齊。淺淺渚灘游魚浮,有時潛入淵潭嬉。在那園中真快樂,檀樹高高枝葉密,下面楮樹矮又細。他方山上有佳石,可以用來琢玉器。 譯文2: 沼澤曲折白鶴叫, 鳴聲嘹亮傳四郊。魚兒潛伏深水里,有時游出近小島。美麗花園逗人愛,園里檀樹大又高,樹下萚樹矮又小。它鄉山上有寶石,同樣可做雕玉刀。 沼澤曲折白鶴叫, 鳴聲嘹亮傳九霄。魚兒潛伏深水里,潛入深淵也逍遙。美麗花園逗人愛,園里檀樹大又高,下有楮樹矮又小。 它鄉山上有寶石,同樣可將美玉雕。 賞析: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就記錄著這句包含深刻哲理的詩句,僅用八個字的形象比喻說明了一個道理,即參照外部事物及方法,以幫助自己功成。與“可以攻玉”并列的還有一句名言:“他山之石,可以為銼”。一個銼字更讓我們明確了他山之石的作用是借他人的工具,打磨自己這塊上不光滑潤澤的“石頭”,使之成為“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