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蝴蝶① 柳永 望處雨收云斷,憑欄悄悄,目送秋光。晚景蕭疏,堪動宋玉悲涼。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遣情傷,故人何在?煙水茫茫。 難忘。文期酒會②,幾孤風月,屢變星霜③,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音信;指暮天、空識歸航。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 [注釋] ①玉蝴蝶:有小令。長調兩體,又名《玉蝴蝶慢》。 ②文期酒會:文人以詩酒歌樂飲酒聚會。 ③星霜:星一年一周期,霜每年而降,因稱一年為一星霜。 【譯文】 憑欄眺望,雨吹云散,我目送著秋光。傍晚的景色蕭條疏曠,足令宋玉一樣多愁善感的詩人更覺悲涼。水面上風輕輕的吹,憑花漸漸枯萎,月光下露水漸涼,梧桐葉變得枯黃。這情景更人悲傷,老朋友都不知道在何處,眼前只見煙水茫茫。 實在難忘,當年與朋友在一起,或定期填詞賦詩,或飲酒狂放,如今只是辜負歲月,虛度時光。山路迢迢,海面寬廣,不知何處才是瀟湘。想那雙小小的燕子,是難于憑它傳送遠信的,暮色蒼茫中,枉自辨認著那歸來的船只。我默默地站著,安然傷神。在孤雁的哀鳴里,看著夕陽慢慢沉落,漸漸的收盡了它的余光。 [賞析] 這是首懷人詞。開頭“望處”二字統攝全篇。憑闌遠望,但見秋景蕭疏,花老,梧葉黃,煙水茫茫,故人不見,悲秋傷離之感充盈心頭。下闋回憶昔日文期酒會、相聚之樂,慨嘆今日相隔遙遠,消息難通。最后“黯相望,斷鴻聲里,立盡斜陽”,回應開頭“望處”。立盡斜陽,足見詞人佇立之久;斷鴻哀鳴,愈見其悵惘孤獨。 蕭疏衰颯的秋夜,自然使人產生凄清沉寂之感。“輕”、“冷”二字,正寫出了清秋季節的這種感受。“蘋花漸老”,既是寫眼前所見景物,也寄寓著詞人寄跡江湖、華發漸增的感慨。“梧葉飄黃”的“黃”字用得好,突出了梧葉飄落的形象。“飄”者有聲,“黃”者有色,“飄黃”二字,寫得有聲有色,“黃”字渲染了氣氛,點綴了秋景。作者捕捉了最典型的水風、蘋花、月露、梧葉等秋日景物,用“輕”、“老”、“冷”、“黃”四字烘托,交織成一幅冷清孤寂的秋光景物圖,為下文抒情作了充分的鋪墊。“遣情傷”一句,由上文的景物描寫中來,由景及情,在詞中是一轉折。在景物描寫之后,詞人引出“故人何在,煙水茫茫”兩句,既承上啟下,又統攝全篇,為全詞的主旨。“煙水茫茫”是迷蒙而不可盡見的景色,闊大而渾厚,同時也是因思念故人而產生的茫茫然的感情,在這里情與景是交織在一起的。這幾句短促凝重,大筆濡染,聲情跌宕,蒼莽橫絕,為全篇之精華。 換頭“難忘”二字喚起回憶,寫懷念故人之情,波瀾起伏,錯落有致。詞人回憶起與朋友在一起時的“文期酒會”,那賞心樂事,至今難忘。分離之后,已經物換星移、秋光幾度,不知有多少良辰美景因無心觀賞而白白地過去了。“幾孤”,“屢變”,言離別之久,旨在加強別后的悵惘。“海闊山遙”句,又從回憶轉到眼前的思念。“瀟湘”在這里指友人所在之地,因不知故人何在,故云“未知何處是瀟湘”。“念雙燕、難憑遠信,指暮天、空識歸航”,寫不能與思念中人相見而產生的無可奈何的心情。眼前雙雙飛去的燕子是不能向故人傳遞消息的,以寓與友人欲通音訊,無人可托。盼友人歸來,卻又一次次的落空,故云“指暮天、空識歸航”。這句詞思念友人的深沉、誠摯的感情表現得娓娓入情??吹教祀H的歸舟,疑是故人歸來,但到頭來卻是一場誤會,歸舟只是空惹相思,好像在嘲弄自己的癡情。一個“空”字,把急盼友人歸來的心情寫活了。它把思念友人之情推向了高潮和頂點。詞人在這里替對方著想,從對方著筆,從而折射出自己長年羈旅、悵惘不堪的留滯。 “黯相望”以下,筆鋒轉回自身。詞人用斷鴻的哀鳴,來襯托自己的孤獨悵惘,人我雙合,妙合無垠,聲情凄婉。“立盡斜陽”四字,畫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他久久地佇立在夕陽殘照之中,如呆如癡,感情完全沉浸在回憶與思念之中。“立盡”二字言憑欄佇立之久,念遠懷人之深,從而使羈旅不堪之苦在言外自現。 柳永這首詞層次分明,結構完整,脈絡井然,有效地傳達了詩人感情的律動。同時在修辭上既不雕琢,又不輕率,而是俗中有雅,平中見奇,雋永有味,故能雅俗共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