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當前位置: 首頁 > 古詩三百首 > 宋詩鑒賞 >

        陳與義《對酒》“是非袞袞書生老,歲月匆匆燕子回”全詩翻譯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6-12-23 18:02
        對酒
        陳與義
        新詩滿眼不能裁,鳥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書無日了,樓頭風雨見秋來。
        是非袞袞書生老,歲月匆匆燕子回。
        笑撫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釋
        ①新詩:新的詩作。
        ②官里:衙門里,官府里。
        ③ 簿書:官府的文書。
        ④ 袞袞(gǔn):相繼不絕。
        ⑤“一樽”句:化用韓愈《石鼎聯句》:“道士倚墻睡,鼻息如雷鳴。”

        參考譯文
        眼前都是新詩的材料,可我一時無法表達;鳥兒從眼前飛掠,云兒在天上飄浮,都倒映進我的酒杯。做著小官,文書堆案沒完沒了,使人厭倦;猛抬頭,樓前又是一番風雨,秋天已經到來。是是非非,接踵不絕,書生漸漸老去;歲月匆匆,翩翩燕子,已倉促回歸。我把一切煩惱都拋到腦后,含笑撫摸著用江南竹根做的枕頭,喝醉了酒,美美地睡上一覺,鼾聲如雷。


        賞析
        《對酒》是北宋詩人陳與義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詩首聯以倒裝句切題,說自己被倒映酒杯中的美景觸動卻寫不出詩句來。第二、第三聯寫現實生活,抒發感慨,都是一句說情,一句寫景作陪襯,進一步闡發情。詩進入尾聲,回應題目。這首詩屬于拗體,采用了特殊的結構形式,顯得兀傲奇崛。
        詩首聯切題,但以倒裝出之。詩人對著酒杯,只見飛鳥掠過,浮云緩移,這一切都倒映在杯中,于是心中若有觸動,覺得這是極好的詩料,想寫出來,又似乎找不到適當的詩句來表達。江西詩派的詩喜歡拗折,這樣起句,將因果倒置,詩便顯得突兀而有波折。同時人葛勝仲在評論陳與義詩時,曾指出他的詩“務一洗舊常畦徑,意不拔俗,語不驚人,不輕出也”,這聯詩便是很好的例子。詩寫的情況,是每個詩人都遇到過的。這樣的感觸,就是陶淵明《飲酒》詩所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也即李商隱《錦瑟》詩所云“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茫然”,明明是極好的景情,詩似乎就在口邊,卻一下子說不出來。陳與義對這種境界體會很深,多次拈出,如《春日》云:“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又如《題酒務壁》云:“佳句忽墮前,追摹已難真。”
        第二、第三聯寫現實生活,抒發感慨。兩聯都一句說情,一句寫景作陪襯,進一步闡發情。詩人當時官符寶郎,到這年冬天,即以王黼事罷,出監陳留酒稅。這時候,他或許已對官場的傾軋感到了厭惡,而自己已是三十五歲,官低位賤,展望未來,前程似漆,于是在這兩聯詩的出句中感嘆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周旋于案牘文書之中,沒有出頭的日子;沒完沒了的是非恩怨,又纏繞著自己,伴隨著自己漸漸老去。與所抒發的心理動態相呼應,兩聯的對句便寫相應的景物,自成連續,說眼見到樓頭陣陣風雨,秋天已經來到,滿目蒼涼蕭瑟,使人感傷;燕子已經離開,飛往南方的故巢,令人感到歲月在匆匆地流逝。這兩聯是名句,方回對此極為贊賞,在《瀛奎律髓》中評說:“此詩中兩聯俱用變體,各以一句說情,一句說景,奇矣。”宋吳開《優古堂詩話》說:“近時稱陳去非詩‘案上簿書何時了,樓頭風月又秋來’之句?;蛘咴唬捍藮|坡‘官事無窮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耳。予以為本唐人羅鄴《仆射陂晚望》詩‘身事未知何日了,馬蹄唯覺到秋忙’。”方回則以為本蘇軾詞“官事何時畢,風雨外,無多日”,第三聯則與陳與義自己的《寓居劉倉廨中晚步過鄭倉臺上》的“世事紛紛人老易,春陰漠漠絮飛遲”同意,“是為變體”。吳開及方回都遵循江西詩派宗旨,在“無一字無來歷”上下工夫,實際上,不論陳與義是否襲用前人,詩都寫得意深情深,格調高迥;其中以“書生”對“燕子”、“簿書”對“風雨”、“是非”對“歲月”,都很靈動,非俗手所能做到。
        在發了一通感慨后,詩進入尾聲,回應題目,說自己含笑把這些人世間的煩惱都遠遠地拋開,痛快地喝上一通酒,醉后往床上一躺,進入夢鄉。這聯雖然是故作達語,力求軒豁,但氣勢與上不稱。陳與義曾經提出作詩要達到兩個標準,一是“忌俗”,一是“不可有意用事”,這聯卻寫得很俗氣,違背了自己的標準,所以清紀昀、許印芳都曾予以指摘。
        這首詩屬于拗體,采用了特殊的結構形式,顯得兀傲奇崛,是陳與義學黃山谷詩的結果,因此被極力鼓吹江西詩派詩的方回贊為“學許渾詩者能之乎?此非深透老杜、山谷、后山三關不能也”。




        相關閱讀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
        《次韻李節推九日登南山》“人事自生今日意,寒花
        王庭珪《移居東村作》閱讀答案附全詩賞析
        陸游《柳橋晚眺》“小浦聞魚躍,橫林待鶴歸”全詩
        陸游《龍興寺吊少陵先生寓居》“中原草草失承平,
        陳師道《送吳先生謁惠州蘇副使》“百年雙白鬢,萬

        有幫助
        (0)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