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宋詞精選 > 秦觀的詞集 >

                秦觀《點絳唇·桃源》“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翻譯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4-03-26 17:36
                秦觀《點絳唇·桃源》鑒賞
                點絳唇·桃源  
                秦觀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翻譯:
                醉眼朦朧之中,我蕩著輕便的小船,隨著流水任意飄蕩,不知不覺來到了花叢深處(即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真想就這樣留連于花叢之中,卻還有許多塵俗之事未了,不得不回到滾滾紅塵?!?br /> 水波與水面上的霧氣廣闊浩渺,無邊無際,千里之外,夕陽西沉已是傍晚時分。無數青山無語矗立,狂風勁吹,鮮花如同大雨般紛紛凋落,我再也找不到來時的路了(指不能再的到桃花源,與陶淵明《桃花源記》中“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等語)。

                點絳唇·桃源  
                賞析:
                紹圣元年(1094),“新黨”章惇上臺掌權,大肆打擊元祐黨人,秦觀先貶杭州通判,途中接旨再貶為處州酒稅。紹圣三年,又貶郴州。這一連串打擊使他陷入受壓抑而不能自拔的深沉的悲哀之中。他的名詞《踏莎行》(霧失樓臺)就是在郴州旅舍所寫。這首《點絳唇》(桃源)大約也是貶居郴州時所寫。
                  詞題“桃源”,即指桃花源,這是東晉詩人陶淵明在《桃花源記》中所構想的理想圖畫。在這個桃花源世界里,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人間爾虞我詐,賦稅戰亂現象,而是一個環境寧靜,風景優美,人民淳樸,和平勞動,生活幸福的世界。這就是后代失意文人所津津樂道的世外桃源世界。秦觀貶居郴州后,聞知這個桃花源就在郴州以北,自然眷念于心。在《踏莎行》里,早就寫出了“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的佳句,以表現他對桃源的向往和望不見的悵惘。這首《點絳唇》詞,也是寫他在遭受一連串政治打擊,經受了人間種種坎坷之后,抒發他厭倦現實黑暗世界,向往世外桃源的思想感情,表現他對現實世界的不滿。
                  詞一開始“醉漾”兩句,一下子就把人帶進一個優美的境界,寫他在郴州,借酒澆愁情狀,在醉眼朦朧中,他劃起了一葉小舟,向“花深處”進發。“花深處”即指的是“桃花源”。且是信流而行,路上,一片春花爛漫的世界,不知不覺來到了“花深處”。這首二句,頗似陶潛《桃花源記》開篇:“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境界描寫。一種欣喜愉悅之情,蘊藏在平淡的語言之外,頗耐人尋味。“塵緣”二句,是作者醉醒后怨恨之言。“塵緣”,本佛教名詞,《圓覺經》所謂“小塵”,即指聲、色、香、味、觸、法六種。佛家以為以心攀緣六塵,遂為六塵所牽累,故謂之塵緣。佛家認為“六塵”是污染人心,令人產生嗜欲的根源。人要想恢復其真性,就必須脫離“六塵”的干擾,做到六塵不染。秦觀在這里是借指人間爭名奪利一類的世俗之事,悔恨自己當初不該誤入仕途,以致遭今日貶謫之禍,這正是“塵緣相誤”的結果。“無計花間住”,進一步說如今身不由己,為官府羈絆。想找一個沒有塵緣干擾的和平寧靜的桃花源地方,也不可得。詞的開始兩句,表欣喜之情,這里兩句則側重感慨失望。這種有喜有慨,喜慨交錯,詞情搖曳生姿,非常感人。
                  詞的下片,“煙水”四句,側重景物描寫。通過各種凄涼景色,來影射詞人感傷的心懷。“煙水”兩句,勾勒出一幅令人銷魂的黃昏圖畫。“煙水茫茫”分明暗寫前途渺茫。“千里斜陽暮”則暗示其處境日下。“山無”二句,象征阻力重重,風起花落,美好事物橫遭摧殘。“亂紅如雨”,似化李賀“桃花亂落如紅雨”意而來,原是指殘春時節了。以上四種景象合起來,便又形成煙水茫茫,斜陽千里,山峰無數風起花落,日暮窮途的渾成意境,有巨大的藝術感染力。詞的末句“不記來時路”。源于《桃花源記》:“遂迷,不復得路。”寫他“世外桃源不可得”的遺憾心情。


                文章標簽:   山水   斜陽   日暮     煙水  




                相關閱讀

                秦觀《八六子》“那堪片片飛花弄晚,蒙蒙殘雨籠晴
                秦觀《如夢令》“遙夜沉沉如水,風緊驛亭深閉”全
                秦觀《好事近·夢中作》“飛云當面化龍蛇,天矯轉空
                秦觀宋詞賞析
                秦觀《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全詞翻譯賞析
                秦觀《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獨自凄涼人不問”

                有幫助
                (7)
                ------分隔線----------------------------
                ? 女性体内射精的味道多久消除掉
                <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