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 孤鶴歸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念累累枯冢,茫茫夢境,王侯螻蟻,畢竟成塵。載酒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流年改,嘆圍腰帶剩,點鬢霜新。 交親散落如云。又豈料如今馀此身。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非惟我老,更有人貧。躲盡危機,消殘壯志,短艇湖中閑采莼。吾何恨,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 作者簡介: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紹興)人,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 ![]() 賞析: 詞人在公元1178年秋天,他從四川回到了闊別了九年的故鄉紹興。(陸游生于公元1125年)這時候的陸游已經五十三歲了。九年間,對我們現代人來說,環境的變化會很大,人的變化相對說來不會太大。但是對當時的陸游所處的時代來說,環境的變化相對要小些,而人事的變化會比較的大。作者這首詞當是返鄉之后所作。 故土久別重回,使詞人產生對故鄉的陌生感。上片,作者從久別重回故土發出了一系列的感嘆。下片由時事變遷,年老體衰,但詞人報國的“壯志”初衷未改,表現了詞人不甘“溪友為伴”、老驥伏櫪的豪情壯志。 起句“孤鶴歸來(飛),再過遼天,換盡舊人”:遼東化鶴歸來,老成凋謝,少者成長,使詞人深切地感到人生無常。“孤鶴歸來”:典故出自晉朝陶潛《搜神后記》,書中載,有個名字叫丁令威的遼東人,學道于靈虛山,學成后化鶴歸遼東,停在城門華表柱上,目注家鄉物是人非,嘆道:“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詞人時隔九年重新回歸故里,眼見故里的老人謝世,新人成長,“換盡舊人”,恍如隔世。一個“盡”字,表明了作者些許哀傷、些許無奈。這“哀傷”和“無奈”從下面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得更加清楚。 ![]() “載酒園林,尋花巷陌,當日何曾輕負春”,“載酒”:攜帶著美酒。巷陌:街坊,這里指煙花巷。詞人在感嘆人生短暫的同時,腦海中又很自然地浮現出了過去美好生活的一個個回憶:他曾經攜帶著美酒,來到春色滿園的林園中,對酒賞景;青年的時候,他也曾經在春意昂然中尋花問柳,沒有辜負了大好的春光和自己的青春年華。 但這種念頭只是一閃而過,那畢竟是過去了的綺夢,老境來臨,沈腰潘鬢消磨,是擺在眼前的事實,是當時已經五十三歲了的陸游不能不讓人嘆息。“流年改,嘆圍腰帶剩,點鬢霜新。”流年:流去的歲月,指光陰。圍腰帶剩:喻人老病,《南史·沈約傳》:“(約)言己老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 點鬢霜新:雙鬢花白。光陰流得很快,現在我已經人瘦弱衰老了,雙鬢已經花白了。承接上句,詞人由衷地發出了日月如梭,過去的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的感嘆。 詞人在上片為讀者闡述了一個真理:時間對我們每一個都是平等的。無論是王公貴胄和是平民百姓,最后都會在累累枯冢中,逐漸化為塵土。有道是“世間公道惟白發,貴人頭上不曾饒”;“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人生猶如大夢,作者自己又何嘗不是處于夢境中呢?面對著這變化了的一切,他回憶起在這片土地上自己的青春歲月,當年也曾載酒尋花,青樓問柳,到處留下足跡,享受著大自然的賜與和物質文化帶來了恩惠,沒有辜負青春年華。 下片寫了許多自慰語和曠達語,以掩飾心中的惆悵。“交親散落如云,又豈料、而今余此身。” “交親”:知交和親友。知交和親友象流云一般地飄散了。這里作者將人事的變換比作流云,因為云的變幻極快,所謂“風云變幻”,親友都流散了,死的死,走的走。而今未曾料到的只剩下孤身單影,自己一個人回到了故鄉。“又豈料、而今余此身”,與詞的上片,“換盡舊人”相對應。故鄉已經換盡舊人,惟有我未換,累累枯冢我還尚存人間。孑然一身回故鄉,眼見親友故交消亡了,面對累累枯冢,一種莫名的悲涼,悵惘之情,從詞人心中油然而起,但作者還是極力安慰自己,“幸眼明身健,茶甘飯軟”:幸好,我現在眼睛還算看得見,瘦弱的身體還算健康,品茶也能夠知道茶的甘甜,吃飯也還能夠嚼爛。這是標準的阿Q式的表白。緊接著這是阿Q式的無可奈何的自我標榜,詞人又以“非惟我老,更有人貧”為寬慰自己:不要以為自己老邁了,還有許多的窮人活的比我更累呢。對陸游來說,作為一個離職的官宦,家在有傭仆使女,一般的家務瑣事無須他處理,而故鄉的窮人就不同了。 “短艇湖中閑采蒪” 蒪(chun):水生植物名,又名水葵,可作羹。陸游在《寒夜移疾》詩中自注說:“湘湖在蕭山縣,產蒪絕美。”在“躲盡危機、消殘壯志”、回到家鄉的日子里,乘著小舟,在湖中悠閑地采蒪。這里,陸游的采蒪和其它人的采蒪有著不同之處,詞人并不缺乏美味的菜肴,他采蒪主要還是在表現他的無奈,他的消磨時日?;蛘哒f他是去感受一下下湖采蒪的樂趣。當然,自己采來自己嘗鮮,也不乏美妙之處。 結尾:“吾何恨,有漁翁共醉,溪友為鄰。”我還有什么可以有遺恨的呢?現在我與漁翁飲酒同醉,與小溪旁的農民結為鄰居,我感到這一切很滿足了。這樣的生活真得能讓詞人滿足了嗎?回答顯然是否定的。詞中“吾何恨”三字透露了詞人心中的不滿。既然沒有“恨”,又何必問。既然問了就應該是有恨。如果無恨,這問就顯得無理;如果有恨,又是恨什么呢?詞人沒有回答,應該說是“王顧左右而言他”。這就更讓人感到陸游有的是讓他痛苦難耐的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