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ck id="lnn11"><strike id="lnn11"></strike></track>

      <noframes id="lnn11"><pre id="lnn11"><ruby id="lnn11"></ruby></pre>

        <track id="lnn11"></track>
        ?

        當前位置: 首頁 > 宋詞精選 > 宋詞賞析 >

        洪瑹《菩薩蠻·宿水口》閱讀答案及全詞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4-04-02 17:21
        《菩薩蠻·宿水口》是宋末詞人洪瑹于途中投宿水口(今安徽省來安縣水口鎮)之時,即景抒情,寫下的抒發羈旅幽思的小詞。這首《菩薩蠻》,上闋重在寫景,下闋重在抒情,符合一般小令的結構規律。在整個詞中,詞人的感情是有發展變化的,非平鋪直敘的作品所能及。

        菩薩蠻·宿水口  
        [南宋]洪瑹

            斷虹遠飲橫江水,萬山紫翠斜陽里。系馬短亭西,丹楓明酒旗。
            浮生??吐?,事逐孤鴻去。又是月黃昏,寒燈人閉門。

        1.古典詩歌在景物描寫時常“以畫入詩”,簡析詞的上闋是如何體現這一特點的?(3分)
        2.簡析詞的下闋所表達的思想情感。(4分)
        3.請分析上片寫景的技巧與作用。(6分)
        4.下片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5分)
        參考答案:
        1.①構圖上由遠及近,由遠處的彩虹、萬山,到近處的短亭、丹楓、酒旗,層次分明。②色彩上絢爛明麗,詞人選取了彩虹、紫中帶翠的山嶺、青旗(酒旗色青,亦稱青旆)、紅楓等意象,織就了一幅燦爛美麗的畫面。
        2.①詞的下闋抒寫了羈旅愁思和孤獨寂寞之感。(2分)②前兩句,謂詞人旅途奔波,一事無成,“浮生”一詞意為漂泊不定的經歷,表示了對羈旅漂泊的厭倦;“事逐孤鴻去”,意為往事不可追尋,不能再返。(1分)③結尾兩句更透出了羈旅夜晚、黃昏來臨、空屋寒燈的凄涼。一個“又”字,尤其能說明詞人漂泊的漫長,嘗盡了千愁萬苦。(1分)
        3.①“斷虹遠飲橫江水”化靜為動(或動靜結合),充滿情趣。②寫景由遠而近,描寫井然有序。③以樂景哀情,為下片的抒情做鋪墊。(6分)
        4.表現了詞人的羈旅愁思與孤獨寂寞之感。(2分)結合詩句具體分析(3分)。

        賞析:
        洪王茶,宋末人,自號空同詞客,有詞一卷。水口,集鎮名,今名水口鋪,在安徽來安縣南三十里,來安水東岸。為當地的水陸交通要道,亦為征人旅客常經之地。詞人途中投宿于此,即景抒情,寫下了這首抒發羈旅幽思的小詞。

        起首“斷虹遠飲橫江水,萬山紫翠斜陽里。”二句寫遠景。雨后初晴,一道斷虹斜插于東南方的長江之上,在夕陽落照之下,千山萬水,一片紫翠。“系馬短亭西,丹楓明酒旗”。兩句轉寫投宿,兼及近景。短亭,古時修于官道旁;以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大凡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長亭。“系馬短亭西”,說明客舍就在此近旁:“丹楓明酒旗”,說明客舍兼營酒水。短短四句,恍如一幅畫卷,給人印象最深的是色彩絢麗,詩意盎然。詞人好象手握一枝調色彩筆,精心構畫,于是畫面上出現了紅黃橙綠青藍紫的彩虹,紫中帶翠的山嶺出現了,青旗(酒旗色青,亦稱青旆)、紅楓也出現了“斷虹遠飲橫江水”中的“飲”字,帶有“追琢”的痕跡。況周頤說:“詞太做,嫌琢;太不做,嫌率。欲求恰如分際,此中消息,正復難言。”(《蕙風詞話》卷一)可見他不是反對追琢,而是反對“太做”,即追琢過分。若“恰如分際”,這種追琢還是必要的。復有“明”字,青旗、紅楓,判然可見,色彩明麗。
        下闋抒寫客居此地的孤獨之感。換頭“浮生??吐?,事逐孤鴻去。”二句,謂詞人奔走仕途,一事無成。“浮生”語出《莊子??桃狻?ldquo;其生若浮,其死若休。”詞人這里借用,表示了對仕途的厭倦。“事逐孤鴻去”,大概是說往事不可追尋,已逝之時光亦不能再返,感慨至深,故亦真摯感人。結尾“又是月黃昏,寒燈人閉門。”二句饒有韻味。從時間上看,上闋寫夕陽時候,提到山猶染紫;這里說“月黃昏”,則已暮色蒼茫了。其上著以“又是”二字,說明詞人在外不知漂泊了多少個日日夜夜,嘗盡了千愁萬苦。時已云暮,詞人只有點上寒燈,閉門獨坐而已。唐人馬戴《灞上秋居》詩有句云“寒燈獨夜人”,詞境似之,但換用“人閉門”三字,則變成有我之境,與李重元《憶王孫。春景》詞的結句“欲黃昏,雨打梨花深閉門”,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菩薩蠻》,上闋重在寫景,下闋重在抒情,符合一般小令的結構規律。但前后對比,又有明顯的映照作用:開始時詞人遠眺斷虹飲水,斜日含山,心情比較平靜、舒暢;結尾時閉門獨坐,孤燈相伴,自然產生抑塞無聊之感。因此在整個詞中,詞人的感情是有發展變化的,非平鋪直敘的作品所能及。


        文章標簽: 羈旅   寫景   斜陽   抒情   月亮   黃昏   浮生    




        相關閱讀

        朱敦儒《雨中花·嶺南作》閱讀答案附賞析
        “紅杏香中歌舞,綠楊影里秋千?!憋L入松(俞國寶)
        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注釋翻譯與賞析
        李煜《烏夜啼》“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a>
        李珣《漁歌子》“楚山青,湘水綠,春風澹蕩看不足
        李煜《謝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滿階紅葉暮”全

        有幫助
        (12)
        ------分隔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