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宋詞精選 > 蘇軾的詩詞 >

                蘇軾《待月臺》“月與高人本有期,掛檐低戶映蛾眉”全詩翻譯賞析

                來源:海博學習網 www.mckmama.com    發布時間:2016-08-15 21:58
                待月臺
                蘇軾
                月與高人本有期,掛檐低戶映蛾眉。
                只從昨夜十分滿,漸覺冰輪出海遲。


                蛾眉:以美人彎眉喻初月。
                冰輪,指明月。

                參考譯文
                皓潔明媚的月亮,本來和清超的高人素有期約,特地掛上屋檐,將清光低映門戶,就是那蛾眉一樣美麗的彎月。只因為昨晚已到十分圓滿,清寒的明月今夜出海稍遲,又漸漸損缺。

                背景
                這首詩是蘇軾《和文與可洋州園池》組詩中的一首。組詩共三十首,這是其中第十首,于1076年(熙寧九年)知密州任上作。文與可,即文同,善畫竹及山水。他是蘇軾的從表兄,二人相交甚厚,經常有詩交往來。文與可守洋州(治所在今陜西洋縣)時,曾寄給蘇軾三十首《洋州園池》,蘇軾皆依題和之。
                根據宋代學者家誠之所編的《石室先生年譜》中“先生赴洋州,在熙寧八年秋冬之交,至丁巳秋任滿還京”的記述,可知文與可守洋州是在1075年—1076年(熙寧八年至九年),其時正是蘇軾被排擠出朝廷之后,由杭州通判調任密州知州時期。



                賞析
                《待月臺》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首句把皓潔的明月視為清超絕俗的“高人”,文與可和詩人的同類、知己,即是品格的認同。次句寫出娟娟初月和人的親近,使首句具象化。后二句寫出月滿即是月缺的前奏,一方面說明“月有陰晴圓缺”的自然常理,并表示悵惋之情,同時也含有“滿招損”的政治失意之嘆。而這層意思,卻只從清麗的畫筆下隱隱傳出。全詩將詠物、抒情、寄慨融合無間,意味清永。
                文與可的《待月》詩的原文是:“城端筑層臺,木梢轉深路。常此候明月,上到天心去。”詩中寫出了詩人對待站臺的喜愛以及到待站臺賞月時產生的悠然神往、飄然欲仙的心境,引起了蘇軾的共鳴。
                蘇軾是繼李白之后,十分喜愛明月并寫有大量吟頌明月的詩、文、詞的作家,藉此寄寓詩人特有的曠達胸懷。正因為蘇軾對月有著特殊的情感,所以才對別人的詠月詩有著敏銳的感受。他對文與可遙寄心意給明月的一片深情,十分理解,所以和詩的第一句便說:“月與高人本有期。”不僅視文與可為知音,認為他是高雅之士,而且在蘇軾心中,高雅之士都是愛月的,所以才說月與高人早有期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心有靈犀一點通”的。



                “掛檐低戶映娥眉”一句,既是眼前之景,心中之情,又是從前人詩句中化來的。南朝鮑照的《玩月城西門廨中》詩有“末映西北墀,娟娟似峨眉”之句,唐人李咸用也有“掛檐晚雨思山閣”之句。前人詩句一經蘇軾點化,不僅意境新穎,而且更加凝煉。“掛檐低戶映蛾眉”一句說明,由于月的侵檐入戶,使月與人顯得十分親近,而娟娟似蛾眉的柔情美態,也就顯得更為動人。這看似寫景的一筆,卻使“月與高人本有期”的內涵更加具體化、形象化了。
                詩人觀月動情,從月的圓缺上想到人的命運。“只從昨夜十分滿,漸覺冰輪出海遲”二句,寫出了因滿招損的自然規律。滿月給人間曾帶來無限美景和喜悅之情,然而月滿即月缺的開始。詩人久久佇立,眺望遠海,等待著遲遲升起的一輪冰月,心中泛起淡淡的愁緒。“冰輪”二字寫出了月的光潔、純凈,同時也略帶清寒之意。此時詩人那官場失勢的往事,正隨著海上徐徐升起的明月而浮現在猶如海波一樣動蕩不寧的思緒之中了。
                詩人以人擬月,借月抒感,把月寫得有情有思。這種以人擬物、借物抒懷的高超技法,是蘇軾詩的一個顯著特征。




                相關閱讀

                蘇軾《自題金山畫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
                蘇軾《江城子·別徐州》“欲寄相思千點淚,流不到,
                蘇軾《八聲甘州·寄參寥子》“不用思量今古,俯仰昔
                蘇軾《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湖風清軟,雙鵲飛來
                蘇軾《行香子·過七里灘》“一葉舟輕,雙槳鴻驚”宋
                蘇軾《祭常山回小獵》閱讀答案及注釋賞析

                有幫助
                (1)
                ------分隔線----------------------------
                ? 女性体内射精的味道多久消除掉
                <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