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文英 池上紅衣伴倚闌,棲鴉常帶夕陽還。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涼寶扇閑。 鄉夢窄,水天寬。小窗愁黛淡秋山。吳鴻好為傳歸信,楊柳閶門屋數間。 [注釋] ①化度寺:《杭州府志》:“化度寺在仁和縣北江漲橋,原名水云,宋治平二年改。” ②紅衣:蓮花。 ③殷云:濃云。 ④愁黛:愁眉。 ⑤閑:閑置。 ⑥鄉夢窄:思鄉的夢太短。 ⑦愁黛:悉眉。 ⑧吳鴻:指蘇州一帶飛來的大雁。 ⑨閶門:蘇州西門。這里指作者姬妾所居之處。 譯文】 池塘上朵朵紅艷的荷花陪伴著我獨自一人倚靠在欄桿旁邊。在寺院附近棲息的烏鴉,都常常在遍灑夕陽余輝的天空中歸還。剛剛過去一陣陰云送來一場急雨,蕭疏的梧桐又稀稀疏疏地飄落幾個葉片。天空中懸掛著的明月已經透露出秋天的涼意,用來驅暑的寶扇開始閑置在一邊,歸鄉的夢境總是短暫得可憐,碧水藍天一望無涯,我獨自一個人憑倚著小窗極目遠眺,遠處淡淡的秋山,也好像美人皺著秀眉含著幽怨。飛往吳地的大雁啊,請你好好替我傳達一下思歸的心愿,送到楊柳掩映的蘇州西門外的幾間小屋,惹得我魂牽夢繞,每時每刻都在思念。 【譯文二】 池上紅蓮朵朵伴我獨倚欄桿,回巢的烏鴉常披帶夕陽飛還。陰云送來秋雨桐葉紛紛飄落,冷月生起涼意寶扇從此休閑。 歸鄉的夢如此短暫,茫茫水天卻寬闊無邊,小窗前含愁雙眉有如淡淡秋山。吳地鴻雁請為我好好傳送歸音,送到閶門外柳陰下她的房間。 【評點】 本篇是一首思鄉悲秋感懷之詞。詞人寓居杭州西部江漲橋附近的化度寺時,見秋景變化而心生感觸,思念遠在蘇州的家人,因此寫下這一首詞,抒發了悵惘之情。這首詞由六幅素雅的圖畫構成,時間不限于一日,畫面分屬兩地,秀麗深曲,為詞人最為優秀的小令之一。全詞意境清雋綿邈,用筆疏淡有致,包含了深遠的情味。 上片寫景,描繪了夏秋之際化度寺的景色變化,暗寓寂寞思歸之情。上片四句,每句一景。發端一句寫詞人在池塘邊獨倚欄桿,無人與共,唯有紅蓮作伴,以美景襯托寂寥之情。“棲鴉”一句寫詞人憑欄而望,黃昏時分見烏鴉歸來棲宿,以歸鴉反襯自己有家不能歸,依然表現的是自己的孤寂之情。“殷云”一句描寫的是夜晚風雨來時,稀疏的梧桐葉紛飛零落的景色,場面蕭索,見出詞人心境的凄涼。“明月”一句接寫雨后明月當空,寒冷凄清的景象,進一步渲染詞人凄涼的心境。以“度”字寫秋雨形態,“疏”字寫梧桐形態,十分貼切。上片四句寫景從日落而至月升,暗示詞人憑欄眺望時間之久。 下片寫景抒情,情景交融?;人陆?,當時人們多由水路從杭州前往蘇州。換頭三句寫“鄉夢窄,水天寬”,婉抒詞人欲歸不得的愁情。寫夢的“窄”字是詞人精心提煉、愛用之字。“窄”有短促之意,與下文的“寬”相比照,見出夢短路遙的悵惘。詞人的心情全在感事感物的“窄”、“寬”二字中透露。“小窗”一句寫詞人倚窗望見的遠山景致,富有情韻,令人神往。因是“秋山”,而呈淺“黛”色。山本無情物,何處惹愁情?這愁分明就是觀景人“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加諸于山的。遠山似眉,由景又聯想到思念的人。這一句又暗用卓文君“眉際若望遠山”的典故,從寫景過渡到懷人。“吳鴻”一句寫看到天上飛鴻,懷人情切,因而盼其能代傳“歸信”。歸信傳至何處?“楊柳閶門屋數間”。結句寥寥數筆便將詞人感情眷戀之所在白描出來,畫面生動,語淡情濃。 [賞析] 這首詞是吳文英又一首思念離人之作。“紅衣”寫眼前景物,兼指離人之衣;引起無限思念。“殷云”、“明月”對仗句寫景清新明快,更蘊秋愁別意。下闋兩層,一層寫夢見戀人愁客;二層托夢吳鴻捎去消息。“吳鴻好為傳歸信”,其實是說消息再也不能送達,佳人早已故去。 化度寺在杭州,而這首詞里又有“吳鴻”、“閶門”,故一般認為這首詞是在杭州時懷念蘇州姬妾之作。實際上這首詞寫作地點在化度寺,作者寓居化度寺,感秋日景物的變化,觸景生情,懷鄉思婦,抒寫無盡的惆悵。詞由數幅秀淡的畫面組成,始麗終淡,曲雅幽深,為夢窗小令中的佳作。 景物描寫則兼及蘇州;寫作季節在初秋,時間則既有黃昏和夜晚,也有白天。全詞以寫景為主,時事情都在六幅秀淡雅致的景物畫中表達出來。時間不限一日,畫面亦分屬兩地,最后一幅畫筆最淡,但卻最傳神,因而也適合了更深遠的情味。 這首詞是吳文英又一首思念離人之作。“紅衣”寫眼前景物,兼指離人之衣;引起無限思念。“殷云”、“明月”對仗句寫景清新明快,更蘊秋愁別意。下闋兩層,一層寫夢見戀人愁客;二層托夢吳鴻捎去消息。“吳鴻好為傳歸信”,其實是說消息再也不能送達,佳人早已故去。 上片,“池上紅衣伴倚欄,棲鴉常帶夕陽還。”寫作者在池邊獨倚欄干,作伴的只有象穿著紅衣少女的蓮花;在欄干邊一直消磨到黃昏,看到的也只有背上帶著夕陽馀暉的歸鴉回來棲宿。這在化度寺午后到傍晚所見的景致,象兩幅畫,表達的是孤寂之情。“殷云度雨疏桐落,明月生涼寶扇閑。”濃云出現時,雨腳傾斜稀疏的桐葉繼續飛落,有點蕭索氣象;但雨后氣溫降低,天色更清,明月出現在上空,涼氣隨之而生,寶扇可以不用,而又美得可受,涼得可愛。“度”字、“疏”字寫秋雨與梧桐的形態,很妥貼:“生”字把“涼”歸功于“月”,使月色倍覺宜人;這寫寺中夜晚下雨與月明時情景的兩句,又象兩幅畫。上兩句不用對偶,這兩句用對偶,筆調皆疏淡幽雅,引人入勝。 化度寺臨近水邊,當時自杭州至蘇州,大多是走水路。這樣又為過渡到下片“鄉夢窄,水天寬”埋下了伏筆。“窄”字寫夢,也是文英匠心獨運、喜歡運用的字。“窄”表短促,與水天“寬”對照,以見天長、水遠而夢短的惆悵之情。心情全在感事感物的“寬”、“窄”中透露。“小窗愁黛淡秋山”,寫倚窗看到的遠山景致。這既是一幅畫,也表惆悵之情。山是“秋山”,所以“黛”色淺淡;山本無“愁”但從愁人眼中看去,似乎其淺淡的暗綠色也帶上了愁態。正是“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遠山似眉,由景又聯想到思念的人。這一句又暗用卓文君“眉際若望遠山”的典故,由寫景過渡到懷人。“吳鴻好為傳歸訊”,看到天上鴻雁,多么盼望它是從作者長久居住并且當作家鄉的“吳”地飛來的??;離家已久,懷人情切,因而盼望它能代傳“歸訊”。這簡直就是直接的呼告之辭,而實際上只是心中的盤算而已。“歸訊”傳到哪里呢?“楊柳閶門屋數間”,是蘇州城西閶門外,秋柳蕭疏、幾間平屋的地方。環境雖極平凡,卻富有高雅的畫意,這便是作者感情眷念之所在,更象一幅出自名家高手的水墨畫,寥寥數筆,寓情于景,若用司空圖《詩品》中的話來形容,不是近于“綠林野屋,落日氣清”,或“玉壺買春,賞雨茅屋”,而是近于化境的“神出古異,淡不可收”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