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吳文英 喬木生云氣。訪中興、英雄陳跡,暗追前事。戰艦東風慳借便,夢斷神州故里②。旋小筑、吳宮閑地。華表月明歸夜鶴,嘆當時、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濺清淚。 遨頭③小簇行春隊。步蒼苔、尋幽別塢,問梅開未。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寒梢凍蕊。此心與、東君④同意。后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懷此恨,寄殘醉。 【注】①履齋先生:吳潛,號履齋,觀文殿大學士,封慶國公,與詞人過從甚密。②“戰艦東風”句:指韓世忠黃天蕩之捷,天不助人,讓金兀術掘新河逃走一事。慳(qiān):吝惜的意思。③遨頭:俗稱太守為遨頭。④東君:春神為東君,此指履齋。 1.下列對本詞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5分) A.“喬木”,大樹。這里既寫詞人入園所見,又暗用東漢馮異“大樹將軍”的典故,表達詞人對抗金名將韓世忠的景仰之情。 B.“旋小筑、吳宮閑地”緊承上句,寫韓世忠被剝奪兵權之后,過的是“不再言兵”的退隱閑居生活,也點明了這次尋訪的緣由。 C.下闋寫“問梅”“唱曲”“催發”,不僅點題,而且語意雙關,詞人用催花開放,來隱喻對當政者寄予發憤圖強的殷切期望。 D.詞人與吳潛同游,由于二人身份地位的差距,游園看梅的感受自然不一樣,吳潛在前呼后擁中,尋幽探勝。 E.這首詞用到“清淚”、“滄浪水”等意象,情感凄婉哀愁,表現出鮮明的婉約詞風格。 2.詞的上闋中,“戰艦東風”用到了三國時期的哪一個典故?簡要分析詞人寫“東風”的意圖。(6分) 參考答案 1. D E (由“此心與、東君同意”可知詞人與吳潛的感受是一致的;詞的開篇“喬木生云氣”便有豪放氣息,說它“鮮明的婉約詞風格”不準確。(答對一項得2分,答對兩項得5分)) 2. 火燒赤壁,周瑜借助東風之力火燒赤壁大敗曹操,奠定江東基業。(1分)這里的“東風”不單是自然界的東風,更深的含義是人事的東風,是得到當政者的全力支持。(2分)而相比周瑜,韓世忠缺少的正是這樣的社會環境。由此反用典故,表達詞人對南宋統治者茍且偷安的強烈不滿。(3分) 簡析 這首詞寫作者陪吳潛滄浪亭觀梅,抒發了詞人緬懷英雄、感時憂國的情懷。上闋前一半追憶韓世忠大敗金兀術的英雄壯舉。后一半寫詞人與吳潛來游韓世忠所置的滄浪亭別墅,恍如隔世。下闋寫滄浪別墅觀梅。“梅邊新度曲”,催發寒梢凍蕊“寫得情趣與境界活靈活現,為下句“此心與、東君同意”作了鋪墊,突出了詞人梅花一樣高潔的情操。接著抒發今不如昔的憤慨,對南宋小朝廷進行婉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