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
                ?

                當前位置: 首頁 > 宋詞精選 > 周邦彥的詞 >

                周邦彥《蘭陵王》宋詞注釋翻譯及賞析

                蘭陵王①
                周邦彥
                柳陰直②,煙里絲絲弄碧③。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④。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
                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⑤。愁一箭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
                凄側,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⑥。斜陽冉冉春無極。念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沉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
                [注釋]
                ①蘭陵王:唐教坊曲名。
                ②柳陰直:指長堤上柳樹行列齊整,陰影連成一條直線。
                ③煙:指霧氣。絲絲弄碧:指柳條絲絲飛舞,顯現出一片碧綠的顏色。
                ④幾番:多少次。飄綿:指柳絮飛揚。行色:行旅出發前的情景。
                ⑤榆火:清明時節取榆柳之火賜百官?!对企牌吆灐罚?ldquo;清明一日取榆柳作薪煮食名曰‘換薪火’,以取一年之利。
                ⑥津堠(hòu):渡口邊的土堡。
                【譯文】
                柳樹的陰影濃密筆直,煙霧里萬縷千絲炫耀青碧。在隋堤上,曾見過多少拂水柳條飄舞楊絮送行客。登上高處遠望故鄉,誰能理解我這京華倦客?在這十里長亭的路上,我迎來送往年復一年,折下的送客柳枝多過一千尺。
                今天我閑尋舊日游蹤,不料又趕上離宴弦樂哀傷,昏暗的燈光氣氛悲惻。正是梨花開、取榆火的寒食節。愁看友人的船快如離弦之箭,長篙的一半沒入溫暖的春水,一回頭便遠遠駛過數站,送行人還站在天之北。
                我是這樣的凄涼傷心,離恨沉沉地在心頭堆積。漸漸地岸邊只有水波縈回,渡口土堡一片靜寂,夕陽冉冉西下,春色彌漫天際。想起曾與你月下水榭攜手,在露濕的橋頭聽笛,沉思那如煙往事,就像是在夢里,不由得暗滴淚。
                【評點】
                本篇寫于詞人最后一次出京時,抒寫離情別恨,表現羈旅愁懷。全詞借景傳情和直抒胸臆相結合,結構嚴謹,宛轉曲折,層次分明,首尾呼應,渾然一體,意境深遠。此詞在當時就廣為流傳,被譽為“渭城三疊”。
                上片托柳起興,寫詞人在隋堤上折柳送客,重在突出“京華倦客”的愁苦心情。“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二句是寫隋堤上的柳色,此景色是詞人離開京華時所見。“柳陰直”用繪畫中透視的手法描繪眼前所見:正午時分,太陽當空照著大地,柳樹鋪下了一片陰影。而長堤上的柳樹整齊劃一地一字排開,因此,柳陰也便整齊地伸展開來,形成一條直線。“煙里絲絲弄碧”筆鋒一轉,由寫柳陰轉而寫柳枝。細長柔嫩的柳枝像一縷縷絲線,柔美動人。遠遠看去,這些柳絲在春天的煙靄的籠罩下,又透出一種淡淡的朦朧之美。這樣的美景,詞人在送別行人的時候,也“曾見幾番”。“拂水飄綿”四字,字字都似錘煉許久所得,將柳樹依依送別行人的嫵媚情態描摹得生動而逼真。詞人獨自登上高臺向故鄉的方向眺望,別人就要回故鄉了,而自己這個厭倦了京城生活的孤客卻只能滿懷憂愁,這種心情誰能理解?就連隋堤上依依送別行人的柳樹也沒有顧及到自己復雜的心理感受??!“長亭路”三句寫長亭路上,年年因送別而被人折斷的柳條恐怕要有一千多尺了。從表面看,詞人好像是心疼這些柳條,而從深層次分析,不難發現這是詞人在感嘆人間離別之事的頻繁。
                中片回憶餞別離筵,抒寫送別的愁苦。遠行的船只馬上就要起程的時候,詞人因為忙著和送行的人告別,所以一直沒有得閑?,F在船已經開了,詞人終于閑下來了,于是不由得回憶起往事。“又酒趁哀弦,燈照離席”中,一個“又”字,說明詞人回憶往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梨花榆火催寒食”則指出了那次送別是在寒食節,一個“催”字使人深深體會到時間飛逝、歲月匆匆。最后四句寫出了詞人坐在船上,回頭向岸邊眺望時的見聞和感受。“愁”字準確地表達了詞人當時的心境,說明他還深深留戀著岸上送行的人。“望人在天北”五個字,字字飽含無盡的辛酸與惆悵。船已行駛了很遠的距離了,轉眼間,自己與岸上的人就天各一方了。
                下片寫別后更深重的離愁別恨。船繼續向遠方行駛,漸行漸遠,而詞人心中的惆悵也越來越重。惆悵慢慢地在詞人心里堆積,無法排遣。“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三句,寫船離岸邊越來越遠,已經根本看不見在岸邊送別的人了。傍晚時分,冷冷清清的渡口旁,只有孤零零的“津堠”矗立在那兒。夕陽西下,茫茫的江水之上,只有一只孤舟在行進,孤舟上只有自己孤身一人。這樣的景色,這樣的氣氛,讓詞人更感凄楚,于是,詞人又情不自禁地回想起了“月榭攜手,露橋聞笛”的往事。這些美好的往事像夢境一般,一幕幕地在詞人眼前浮現,以致詞人傷心難抑,悄悄地落下了幾滴淚。這樣的描寫,將詞人對故鄉、對親人的深深的眷戀和思念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此詞在構思和章法布局上別出心裁。全詞虛實結合,相輔相成,由實入虛,實虛不斷轉換,將詠柳和送別巧妙地融合為一體,情景交融,恰當地表達出了詞人纏綿憂傷的情懷。

                [賞析]
                這是一首送別詞,狀寫送客之離愁。全詞共分三闋,每一闋有兩層意思。上闋前五句寫柳,后五句寫自己的倦游心情。中闋前四句寫送別,后四句設想朋友在離別后的旅途情景。下闋前五句寫朋友旅途中的孤寂,最后五句回筆寫自己的追憶。古人有折柳送行的習慣。這首詞將詠柳和送別結合起來寫,更能表現作者要表達的纏綿婉轉的情緒。在此詞中,有生活細節、有人物活動,有抒情主體的心理意緒,形成詞作較為鮮明的敘事性和戲劇性特色。




                相關閱讀

                周邦彥《解連環》“拚今生、對花對酒,為伊淚落”
                周邦彥《蘇幕遮》“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全文翻
                周邦彥《齊天樂》“暮雨生寒,鳴蛩勸織?!比~注
                周邦彥《蝶戀花·早行》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周邦彥《浪淘沙慢》“南陌脂車待發,東門帳飲乍闋
                周邦彥《解語花?上元》全詞翻譯及賞析

                ??
                有幫助
                (5)
                ------分隔線----------------------------
                ? 女性体内射精的味道多久消除掉
                <noframes id="rr7rr">

                    <pre id="rr7rr"><ruby id="rr7rr"><ol id="rr7rr"></ol></ruby></pre>

                      <pre id="rr7rr"></pre>
                      <del id="rr7rr"></del>

                              <noframes id="rr7rr"><pre id="rr7rr"><span id="rr7rr"></span></p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