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 水浴清蟾②,葉喧涼吹,巷陌馬聲初斷。閑依露井,笑撲流螢③,惹破畫羅輕扇。人靜夜久憑欄,愁不歸眠,立殘更箭④。嘆年華一瞬,人今千里,夢沉書遠⑤。 空見說鬢怯瓊梳,容消金鏡,漸懶趁時勻染⑥。梅風地溽⑦,虹雨苔滋,一架舞紅都變⑧。誰信無聊為伊,才減江淹,情傷荀倩。但明河影下,還看稀星數點。 [注釋] ①過秦樓:詞牌名。 ②清蟾:明月。 ③笑撲流螢:撲捉螢火蟲。 ④更箭:古代以銅壺水滴漏,壺水中立箭標刻度以計時辰。 ⑤夢沉:夢滅沒而消逝。 ⑥趁時勻染:趕時髦而化妝打扮。 ⑦溽(rù):濕潤。⑧舞紅:落花。 【譯文】 月亮映在水上,水色月色是那樣動人。風吹秋樹的殘葉,沙沙作響,帶來陣陣的清涼。大街之上,天色已晚,行人都沒有了,因此無聲無息,一片寂靜。我和你悠閑地在井欄旁,在夜空下閑聊,心情格外的輕松愉快。你笑著去撲飛動的螢火蟲,將彩畫的輕羅小扇給不小心弄破了,你那俏麗可愛的模樣,常常令我懷想。如今我只有一個人,對著靜夜久久憑欄凝望,滿眼空落,我寧愿回憶,不想回房,一直聽那滴漏的聲響。感嘆無窮,光陰似箭,一去不回,如今來到千里外的荒涼地方,書信也沒有一封,夢境是一場空茫。我遠遠聽說你也開始變得憔悴,白發悄悄出現,不想照鏡梳妝。也無心再打扮自己。此時梅雨季節,到處都很潮濕,到處是青苔生長。一架薔薇花凋謝老去。有誰能知道我因為想念你才如此惆悵,是為你無心作文章,為你而像荀粲那樣為情而傷?如今只見夜空,只有幾顆星星稀疏閃耀著,永恒不變。 【譯文二】 明月光華似水,風吹樹葉簌簌作響,街巷中已聽不到馬嘶聲。記得我曾悠閑地斜倚井欄,看她嬉笑著撲打流螢,弄破了手中的絲絹畫扇。夜深人靜我還久久憑欄,愁思縷縷不想回房休息,直站到夜漏更殘??蓢@歲月轉瞬即逝,如今她遠在千里之外,幽夢難尋音書遙遠。 聽說如今她怕玉梳損傷鬢發,怕鏡子照見衰顏,已經懶于做時新的裝扮。黃梅天地面泥濘,細雨中青苔猛長,一架花全都凋殘。誰能相信我會為你憔悴,像那才盡的江淹、癡情的荀奉倩。百無聊賴我只好在銀河影下,凝望天上的繁星萬點。 【評點】 本篇為懷人相思之詞。 詞的上半部分寫撫今追昔之慨。這一部分分兩層,一層憶舊,一層傷今。憶舊的部分詞人回想自己與佳人共度的美好時光,按由景到人、由遠到近、由外到內的順序,逐層深入。夜深人靜的晚上,佳人玉手纖纖,執扇撲螢,嫵媚的神情似乎仍在眼前。“人靜”以下,筆鋒頓轉。還是那樣月明人靜的夜晚,但佳人不再,只剩下自己形單影只,為相思所苦。這三句以“嘆”字領起,頗有一股沉郁之氣。 詞的下半部分寫相思離恨。開始幾句轉換視角,設想別后女子的境況,她容顏憔悴,住處風雨催花,這幾句以“空見說”總領。接下來寫自己的相思之苦,連用三事喻言。收尾一句“但明河影下,還看稀星數點”,落于景語,化實為虛,含蓄蘊藉。 本詞上下兩片,今昔對比;寫兩地情懷,相輔相成,章法謹嚴。全篇時空輪轉,虛虛實實,意象紛繁,靈動多姿,全以一股深沉的情思駕馭,頗能令人動容。 [賞析] 這是一首即景思人之作。先寫秋夜之景:夜空里一彎新月,涼風使樹葉晃動,街頭人馬聲已歸于沉寂。這喚起對美好往事的回憶,當年憑欄閑看她的嬌憨可愛,歷歷在目。又轉寫今日孤獨,離別后天各一方,音信阻隔,連夢也無。又寫所思之人:自別離后怕梳妝,鏡里容顏日瘦,“梅風”三句在景語中進一步表述人生來都要自然老去的不可抗拒。接下說自己為了所思之人而傷感,只能數著稀落的星星發呆。此詞深婉纏綿地表現了男子思念情人的細膩真情,很有意識流的色彩。 本詞抒寫懷人之痛。上片通過今昔對比,表現環境的凄涼寂寞,追念當初的歡樂情景,虛實相映。下片前前設想情人為思念自己而無心打扮,后幾句寫自己的鐘情,用典貼切生動。周邦彥的詞,最善長用一二筆鉤勒便化實為虛,使虛實相互映襯、轉換。“人靜夜久憑欄,愁不歸眠,立殘更箭”三句便把前六句的寫實變成憶舊,化實為虛。下片轉寫兩地相思。前四句設想對方思念自己之情,虛處實寫。中間幾句再插入眼前之哀景,用來烘托愁情。江淹、荀倩兩個典故運用得很妙,增加了詞的抒情力度。尾句用明河侵曉星稀,暗示通宵未睡,抒情尤深婉沉痛。"上片通過今昔對比,表現環境的凄涼寂寞,追念歲初的歡樂情景,虛實相映。下片前半設想情人為思念自己而無心打扮,后幾句寫自己的鐘情,用典貼切生動。尾句用明河侵曉星稀,顯示通宵未睡,抒情尤深婉沉痛。本詞使用了類似現代的電影的畫面突轉的手法,使時間、地點、人物、感情一齊起了變化,如此進行了數次變換,構成整個事件的因果關系,顯示人物感情的發展過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