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彥 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竹檻燈窗,識秋娘庭院。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②,暖日明霞光爛。水眄蘭情③,總平生稀見。 畫圖中、舊識春風面④,誰知道、自到瑤臺畔⑤。眷戀雨潤云溫,苦驚風吹散。念荒寒、寄宿無人館。重門閉、敗壁秋蟲嘆。怎奈向、一縷相思,隔溪山不斷。 [注釋] ①拜星月:唐教坊曲名《拜新月》,周邦彥改為慢詞長調。 ②瓊枝玉樹:指美人佳士。 ③水眄蘭情:目盼如秋水,情香如蘭花。眄(miàn):顧盼。 ④畫圖中、舊識春風面:詞人用舊典以昭君喻“秋娘”。 ⑤瑤臺:仙人所居處。 【譯文】 夜色深深,仿佛在催著天明,眼看要到了三更天。清清的露水如同洗塵,讓地面沒有纖塵。月色幽靜,小巷僻坊里一片迷茫。我又見到那竹欄,和燈光明亮的小窗,這是她的庭院。她因我們能見面開心。她的美麗令人驚嘆,依偎在我身邊,我如同見到了瓊枝玉樹,如一輪暖日,又如一片絢麗的朝霞。她的眼神明如秋水楚楚動人,溫柔清雅宛若一株幽蘭。這樣絕代佳人,人間都少見。從前,只在畫中見過她,對那絕世的美麗早已傾倒,沒想到有一天自己竟真能與她相伴。我們互相情意綿綿。無奈人世無常,將我們分開,我心里哪堪孤獨。如今我獨自一人在荒郊野外,悄悄無息,重門緊關。只有秋蟲在聲聲重復憂傷的歌。無可奈何,我的相思之情,雖然隔著萬水千山,卻無法斷絕。 【譯文】 更鼓催得夜色深深,清露洗盡了路上塵埃,霧月下那座小樓分外幽暗。翠竹門檻窗透燈光,就是我和秋娘相識的庭院。她含笑把我迎接,我就像倚偎玉樹瓊枝,光彩奪目如霞輝燦爛,眼似秋水情如幽蘭,如此佳人我平生少見。 原只在畫圖見過她的面,誰知道真的親到她身邊。我深深眷戀那云雨柔情,卻痛苦地被一陣風吹散。如今我寄居在荒僻的客舍,關上一重重門戶,只聽到斷墻上秋蟲怨嘆。但我這一縷相思情,萬水千山也隔不斷。 【評點】 本篇為旅途孤館追懷情人之詞。 上片追憶當年夜遇的情景,突出表現女子的秀美高雅。“夜色催更,清塵收露,小曲幽坊月暗”點明了時間和地點。此時夜色深深,露水把路上的輕塵吸收了,霧月下那座小樓分外幽暗。在月光的陪伴下,他舊地重游,來到當初與情人相遇的庭院。“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寫與情人一見鐘情。這個描寫非常有特色,境宛若仙境,人仿佛仙人。“瓊枝玉樹”形容她高貴典雅的氣質,“暖日明霞”形容她光彩照人的容貌,將她的美貌刻畫得入木三分。接下來的“似覺”二字另有深意,說自己雖然平素就非常仰慕她,但從沒想過能得到她如此的厚愛,又驚又喜。結尾一句描寫了她脈脈含情的眼睛,令人陶醉。 下片寫別后在荒寒孤館的相思。“舊識”點明上片的描寫都是回憶。自從看到她的畫像后就深深地愛上了她,令人意外的是,這般美麗的女子竟然會愛上他這個不容于世俗的人;更不曾料到兩人會如此情深意切,難舍難分。但緊接著詞意發生了巨大的轉折,詞人由大喜跌落到大悲,與情人生生被拆散的現實,使他情感上產生了巨大落差。后面幾句寫,和情人分開后,詞人獨自一人住空寂的房間里,四周都是殘敗的景象,那哀鳴的秋蟲讓他更覺悲哀。這里用了對比的手法,先喜后悲,更能突出悲。結尾兩句,寫詞人苦苦思念相隔兩地的情人,表現了他對愛情的執著和相思之苦。 [賞析] 此詞狀寫戀情及別后相思。上闋追憶與情人首次幽會。開頭三句寫相逢時間和環境。“竹檻燈窗”,陳設簡陋,可見二人感情建立在純樸的兩情相悅基礎之上,“笑相遇”,是一見鐘情;“瓊枝玉樹相倚”是二人情投意合。“暖日”句更讓感情升華。“水眄蘭情”從視覺和嗅覺方面作比。“平生稀見”是對佳人的總體評價。下闋換頭“畫圖中”一句交待相見之前,業已慕名。“眷戀雨潤云溫”是見面后之情事。“苦驚風吹散”,揭出歡后苦別的悲劇。“念荒寒”四句寫今日自己的飄零落魄。結尾三句,更是凄艷動人。此作通過對失去戀情的追憶,表達仁途失落后的悲慘心態。 這首詞所詠乃情呈,作者神馳舊游,為讀者繪制了一幅動人的女性畫像。上片寫初見情人時的清幽環境及喜不自勝的情懷,描寫細致生動。下片前半繼續寫往日的歡情,中間用“苦驚風吹用”輕輕一點,交待出前文均是憶中之情景,化實為虛。結尾幾句環境的凄苦和相思的難耐。上片不惜篇幅,極力描寫佳人非同尋常的美麗,最后以“總平生稀見”一句,總結為自己目交心許的幸遇之情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笑相遇,似覺瓊枝玉樹相倚,暖日明霞光爛。“笑相遇”以下幾句寫乍見美人時“驚艷”的感受,不用明眸皓齒類的直接描寫,而從虛處傳神,從自己的感受人笑,萬為精彩,不落俗套。過片追溯未見美人時的傾慕,加倍寫見美人兩情相依的難能可貴。;下片在感情上有較大起落,“苦驚風吹散”句,道盡了作者當時內心的苦楚,而回腸百轉的相思之情,也盡在一個“苦”字之中。全詞結構上將虛實結合,一虛一實描寫傳神,讀來余韻悠悠。
|
||||||
?? |